第三節 全球收購戰略(2 / 2)

對一家資金充裕的公司來說,往產品陣容中添加新名字並不是特別困難。福特汽車公司在收購阿斯頓·馬丁、捷豹、馬自達、沃爾沃和陸虎的同時並沒有停止內部改造。公司在考慮重新組合福特帝國的三大要素:汽車、全球各地的銷售隊伍和崗位職能(比如機械設計)。已經不能根據傳統認識結合這些要素,而且它們也不能被人為劃分為各自獨立的東西。福特理念和福特人必須要不受地理限製地流動,汽車當然也是如此。這種觀念變化是一種被稱做“福特2000”的發展動力,源自出生於蘇格蘭的亞曆克斯·特羅特曼。1993年11月,在雷德·波林正式退休後,特羅特曼被任命為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福特2000旨在提高公司的效率,讓公司在歐洲和北美之外快速成長的國際市場中更有實力與豐田和通用競爭。

作為董事長,特羅特曼通過大刀闊斧地改變福特汽車的開發方法締造了福特2000.在這個過程中,他清除了三匹老戰馬:北美汽車業務部、歐洲汽車業務部和汽車零部件集團。它們被傘狀組織福特汽車業務部取代,這個組織統管兩大陸,後來又加進了拉丁美洲業務和亞太業務。另外,福特2000還催生了五個設計中心,這些中心將根據某種基本模式為世界市場開發汽車。其中四個位於迪爾伯恩,負責標準大小前輪驅動汽車、後輪驅動汽車、運動休閑車、輕型卡車和商用載重卡車的基本設計——或者說“平台”,第五個在歐洲,主要開發小型汽車。

福特的全球行動讓它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成為歐洲和澳大利亞的銷量冠軍。在美國,1993年的十款最暢銷汽車中有五款是福特的產品。1995年,福特的國內汽車市場占有率為25.6%,高於14年前的19.3%。美國顧客最喜歡三種福特車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領跑輕型卡車市場的F-150仍然傲視群雄。金牛座是所有客用汽車中的佼佼者,自1992年把本田雅閣擠到第二位之後,它在1996年之前一直排名第一。第三款最暢銷福特是1990年推出的探險家(Explorer),在新興運動休閑車市場中,它一舉躍上了榜首。

在20世紀90年代,運動休閑車受到大眾的喜愛。由於運動休閑車被歸入了“輕型卡車”類,它們不受聯邦燃料消耗法規的限製,結果,已經厭倦了尺寸縮減的一代人把它們當成了寶貝。運動休閑車最讓人吃驚的地方不是它們在90年代的普及,而是它們有取代豪華汽車的勢頭。當這股熱潮席卷全國,運動休閑車和輕型卡車讓輕型卡車市場的總銷量在1990年超過了客用汽車市場,第一次成了銷量冠軍。福特汽車公司的時機選擇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1986年,當福特副總裁及卡車業務部總經理埃德·哈根洛克決定開發一種四門、四輪驅動的小型運動休閑車時,福特汽車公司開始策劃探險家。與其他一些隻不過是從雙門變成四門的運動休閑車不同的是,探險家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多人汽車,進入它的後座就像進入前座一樣輕鬆。另外,福特探險家內外都很漂亮,車內尾部的樣式就像轎車一樣。

探險家或者創造了運動休閑車市場不可思議的膨脹,或者恰好碰上了這種好形勢。探險家的前一代西部野馬Ⅱ在1989年的銷量是10.9萬輛,但探險家的銷量在1992年已達到25萬輛,而且仍在攀升。由於探險家和小型貨車的流行,福特汽車公司的行業領袖地位不可撼動。這對福特管理層來說是件美妙的事情:卡車、小型貨車,尤其是運動休閑車的利潤甚至比豪華汽車還要高,而且不需要在廣告上投入那麼多。

1998年,在節節高升了15年之後,無論從利潤上還是大多數觀察家的評論上看,它都已是三巨頭之首。通用的規模仍然比福特大,但福特帶給人們的激動更多,而且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更加如魚得水。福特甚至大膽地把林肯—墨丘利部的總部從迪爾伯恩遷到了加利福尼亞埃文市的一個頂尖現代化的工業園。公司把林肯、陸虎、阿斯頓·馬丁、捷豹和沃爾沃組合為第一汽車集團(Premier Automotive Group,PAG),想通過這種方式把林肯也捧為國際豪華汽車品牌。位於埃文的PAG北美總部是最先進的辦公場所,有電話會議設備、汽車展示廳和為150多名員工準備的辦公室。

1998年,當亞曆克斯·特羅特曼準備退休時,福特家族掌控福特汽車公司的時代又一次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