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解決財務危機(2 / 2)

在福特汽車公司的財務危機中,福特重新投入了工作。他的最初措施是當時那種情況下的傳統方法:削減成本,在公司中四處尋找能夠消滅或變賣以增加現金的東西。在一個又一個部門,亨利·福特用兩劑猛藥狂砍支出,先成組地解雇員工,再把他們曾經使用的設備賣掉。

為了把所有可有可無的設備轉化為現金,福特汽車公司在榮格河工廠建立了一個包羅萬象的舊貨甩賣場,在這裏,各種多餘的辦公設備被出售,總額達到了700萬美元。但是辦公用品並不是唯一被賣掉的資產。對現金的需求是如此迫切以至於福特汽車公司派人到了紐約去出售自由公債,而購買這些債券是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愛國主義姿態。公債賣了790萬美元。接下來,公司又要求把670萬美元的應收賬款立即兌現。

最後,亨利·福特又開始在自己的私人鐵路上榨取現金。由於福特汽車公司所采購的任何原材料隻要置於公司的控製中就已經屬公司所有,材料隻要裝上了開往高地公園或榮格河的運貨車廂,公司就得立即付錢。另外,由於亨利·福特擁有底特律、托萊多和伊朗頓鐵路,福特汽車公司可以按照對工廠最有利的方式安排鐵路運輸——福特把原材料的平均來回運輸時間從22天壓縮到了14天。“每月生產93000輛汽車所需要的那些在途原材料要占用8800萬美元的資金,”福特解釋了在收購屬於自己、克拉拉和埃茲爾的鐵路後他是如何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的,“現在每月生產114210輛汽車,但原材料在途占用資金隻是6000萬美元。這樣,2800萬美元進入了現金賬戶。”

高地公園工廠於1920年12月末關閉時,福特汽車公司計算出成品車的存貨是125000輛。外部觀察家被這個驚人的數字嚇壞了,他們所能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這家汽車公司在整個秋天都在瘋狂地、不合理地生產根本賣不出去的汽車。然而亨利·福特積累這樣龐大的存貨是一種聰明的做法。畢竟,堆積如山的原材料是不能銷售的,而T型車至少從理論上說總能賣掉。雖然亨利·福特本人可能不知道在可怕的蕭條中到哪裏去尋找顧客,但全美7000多個福特經銷點有17000名銷售人員。

於是,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們突然開始收到他們沒有訂購的T型車和福特拖拉機。根據公司標準合同中的霸王條款,不管他們想不想要這些產品,他們都得付錢。為了履行義務,公司的大多數經銷商都不得不找到本地銀行借錢,這意味著福特汽車公司本身就不需要做同樣的事情了。從1921年1月1日~4月1日,2470萬美元從全國各地流到了福特汽車公司的金庫中。

最後,亨利·福特終於拿到了他必須要拿到而且是迅速拿到的還債錢。在那樣大的壓力下實現這一點可能是他作為一個企業領導人的最非凡的成就。在他的努力下,福特汽車公司到4月份已經掌握了8730萬美元的資金,遠遠超過了5800萬美元的負債。

福特汽車公司是1920~1921年蕭條期中最後一個陷入麻煩的美國汽車公司,卻是第一個解決麻煩的公司。在此期間,它並沒有抑製住製造了全球經濟的極大不穩定性及在短短一年內讓超過十萬家企業破產的螺旋通脹。但到1921年3月,最糟糕的境況已經結束。高地公園工廠開始日夜運轉以追回失去的時間,一日三班倒又一次把生產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整夜都燈火通明的福特工廠無異於引導工業化世界重現繁榮的一座燈塔。

1920~1921年的蕭條結束後,T型車進入了它的全盛期。1921年5月28日,在美國剛剛送走了蕭條以及T型車迎來12歲生日時,福特汽車公司的第500萬輛T型車走下了高地公園生產線。而第1000萬輛T型車問世僅僅是三年後的事——1924年6月4日。1924年福特汽車公司所做的一次調查顯示,在第1000萬輛T型車下線時,它的前輩中有870萬輛仍然在世界各地服役。

T型車的銷售從一開始就是一種現象,而20世紀20年代早期隨著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它又膨脹為一種壓倒一切的力量。單單在1922年,T型的價格就先後從325美元下降到319美元又下降到269美元。1919年賣395美元的雙座T型車到1925年成了260美元,這是美國新汽車的曆史最低價。1925年的那種最低價格僅相當於美國人平均年收入的1/8.在這樣低的價格下,一個低收入工人隻需隨隨便便存點錢就能在1~2年之內買一輛新福特。當然,其他公司也在繼續銷售汽車,但是T型車永不停息的降價打消了任何汽車製造商與福特汽車公司爭奪最低價市場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