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利用客戶介紹客戶(2 / 2)

如果你離開一個客戶的推銷所在地時沒搞到連環客戶,那你就是沒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這有點兒像你在一家大飯店享用豐盛的美餐,可是最後的甜點盤上來之前,你卻離去了。這是一次不錯的經曆,但你卻讓那些好吃的東西從身邊流走了。

其他推銷人員

我絕不相信同行就是冤家的論調,雖然在我的推銷生涯中,看到過最好的朋友之間的最激烈的競爭。但他總是在尋找其他王牌推銷員,即使他們推銷上有競爭。道理很簡單:專業的推銷人員總是有推銷要介紹給別人,而且他們總想將推銷介紹給專業的人員,他們還懂得:其他的人員會在某一天以某種方式給他同樣的回報,這就是這種遊戲的玩法。

與其把競爭對手當敵人,不如將其當朋友。

做講演

我有一個朋友叫李衛,有一次,工商銀行舉辦了一個50多人的培訓班,請他去講課。他在講課之前就為自己的展業做了準備,他對舉辦單位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他在本次培訓班上主講投資理財,要求工行員工每個人必須帶一個客戶過來聽課,不收他們聽課費。工行員工很樂意這麼做,因為此番舉措能夠給工行帶來更多推銷。他們也這麼做了。當時李衛是這麼想的,滿足他們想要不斷從客戶身上挖到儲蓄的心理。那天有100多人聽課。李衛以現在最熱門的“人關”話題引入。他講到人關以後,其實對中國老百姓來說,並非百分之百對己有利,事實上它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盡管日後我們消費某些東西很便宜,但對於這些東西的生產者來說卻是殘酷的事實,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雙重身份的人,在消費的同時,我們也在生產,我們隻有靠自己創造價值所賺的錢才能滿足自己的消費。科技日益發達,西方國家生產產品的成本普遍比國內同行業要低許多。我們在許多行業缺乏競爭力,而法律條文法規越來越嚴格。你今天有錢不代表你20年後還有錢,很多人在年輕時很有錢,但到老了以後卻很貧窮。而這種貧窮很可怕。李衛在培訓會議上建議學員在年輕的時候,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作投資,而是應該想到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應該把資金按以下比例作出分配,拿出25%-30%用於養老,25%-30%用於存放銀行,50%-60%用於投資,專款專用,設計出這樣的資金比例分配,無論你日後遇到了多大的風險,都不會影響你正常的生活質量。在這次演講過程中,李衛的策略是保險要生活化,生活要保險化,技巧是改變客戶投資觀念,創造客戶需求,最後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事後,李衛陸陸續續簽下了好幾個大單。

如果你以具有某種特長而聞名,比如說推銷,人們就想聽聽你要說點什麼。商業性活動和市民俱樂部,研討會議以及學校都在尋找各方麵的專家來傳授有價值的知識。如果你能在公眾麵前把握好自己,你就能把這些演講當成尋找連環客戶的好機會,無論什麼人,當他成為一個演講家時,就自動地成為了一名專家。

認真準備你的演講或節目,如同對待推銷產品一樣,要將心思放在講話上,放在如何能抓到一些連環客戶的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