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說了就承認。”王天浩說,“你不要斷章取義好不好?我是說,熱愛北大荒不能單單體現在結婚安家上,要是你安了家不安心,對北大荒建設做不出什麼貢獻,也不是熱愛北大荒的表現。人家小興安嶺農場三隊的北京知青張向紅提出了一個‘二五’號召,就是知青兩年不談戀愛,五年不結婚,他們場革委會主任親自批示,都在廣播裏宣傳了,還用文件轉到了各分場、各生產隊,號召知青先立業後成家。現在,他們都一心一意把精力用在北大荒的抓革命促生產上……”
“行了,行了……”劉茂森知道小興安嶺農場這件事兒,而且也知道在全場傳得沸沸揚揚。這一口號,他向場革委會主任魏曉蘭反映過。魏曉蘭氣急敗壞地痛斥說,純粹是極左!純粹是極左思潮!北大荒要的是在這裏安家落戶的鐵杆兒紮根派。劉茂森想獻寶沒得著好臉兒,懊喪地直嘟嘟,這可真是一個地方一個樣兒,小興安嶺當經驗推廣的,這裏不認賬。為此,在這裏這麼爭議,也就覺得為難了。他瞧瞧王大嶺,又瞧瞧王天浩說:“這樣吧,這個問題,一句兩句也爭論不清楚,等找時間咱們坐下來好好討論討論,從現在開始,就誰也不準再給我亂戧戧了!”
“劉隊長,”賈述生側臉對劉茂森說,“我想說幾句……”他聽著知青們的吵鬧辯理,心裏浮想聯翩,不管據什麼理兒的,是提倡先成家後立業的,還是先立業後成家的,都是一腔熱血,要把智慧和力量獻給北大荒,他們的思想可真是活躍得很呢。
“好吧,”劉茂森應承一句後,對知青們說,“請大家都集中點兒坐好了,下麵,賈述生主任想要說幾句,大家歡迎。”
剛稀稀落落地響起幾記掌聲,北京知青鄭亮亮抻頭縮腦地走過來問:“劉隊長,我們參加分場大會的時候,薑苗苗副主任剛宣布完農墾部一個文件,說這位賈主任不是右派,是什麼革命派,還說是什麼英雄派,什麼叫英雄派?什麼個意思呀?”一聽這個北京知青那口氣,一看他那神態就讓人看出是在挑釁。有一次隊裏開會讀報紙學習,劉茂森把“剛愎自用”的“愎”念成“複”音了,就是這個鄭亮亮走過來一通俏皮話,引逗得全會場人哄堂大笑。
從總場到生產隊,大大小小,所有做領導工作的人都體察出來了,如今來的這些知青,和當年的複轉官兵們可就截然不同了。當時的複轉官兵們“鬧媳婦”,個別嫌艱苦要當逃兵,多數隻要組織上解決了他們要求,都像一顆顆螺絲釘,擰在哪裏就在哪裏固定發揮作用。想想那人拉犁開荒、那小鐮刀收割,簡直都是老黃牛一樣的性格。如今,這些知青不同了,擺大城市人的派,拿學生的腔調,咬文嚼字,還時時顯露著造反派、紅衛兵小將的那種派頭,成了一個比複轉官兵難管理、比學生難調理、比職工難指揮的新型群體。這個群體中時時都會有火山爆發,都會有大堤決口,都會有熱鍋裏突然爆出幾個冷豆來的情況……為此,場革委會為此專門舉辦了適應新形勢、學會運用新的領導藝術的學習班。
“噢,是這麼回事兒,”劉茂森說,“賈述生原是咱們六分場的黨委書記,是一把手,老部長說他是革命派、是英雄派,可不是隨便亂說的呀!叫我理解,這裏含義深刻著哩,這兩個詞兒,每一個裏都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
知青們像聽新鮮事兒一樣靜了下來,都豎起了耳朵,他們對賈述生本來就帶有一種想探探究竟的好奇心。
劉茂森說:“你比如說這革命派吧,十年前,咱們北大荒來了十萬複轉官兵,光咱們六分場這個點上就三百多人,小馬架、光棍漢,是當年這裏兩大特點。你們想,這些光棍漢到哪裏去娶媳婦呀?後來一大批山東支邊女青年來到咱們分場,算是解決了些問題。還是不足呀,有個同誌回家後回來垂頭喪氣,說是看了幾個人家都不幹,有個幹的家庭出身不好,是地主,沒敢要。賈述生大發雷霆:‘給我回去!地主出身怕什麼,我們共產黨員,又是光榮的複轉官兵,連個出身不好的女子都不敢娶來做老婆,都沒有勇氣教育好,還叫什麼複轉官兵呀!’他這一句話,使不少複轉官兵開了竅,分場為這個單獨還下了文件,允許複轉官兵們娶出身不好的女子做媳婦,來北大荒,還給落戶口,招收成國家正式職工。”
他的講話沒完,大宿舍就響起了掌聲。那些上海知青中鼓掌的最多,這些話引起了他們內心一種微妙的好感。他們這些“地方糧票”的中專生,其中不少是高中畢業時學習特別好,因出身不好,或者是資本家,或者是小業主,沒有被國家重點校錄取,這裏也還有幾個右派子弟。他們的掌聲,是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掌聲,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歡呼。
“好吧,請大家靜一靜啦!”劉茂森聽到掌聲,心裏非常高興。平時,除非全隊大會,主持人讓大家歡迎領導講話才有掌聲,像這種自發的掌聲,對他劉茂森來說,還是第一次。他情緒激昂起來,“知識青年們,你們可能不知道,賈述生和高大喜是抗美援朝戰場上凱旋回國沒幾天,連老家都沒回,就直接轉業來到北大荒的。他和高大喜就是電影《上甘嶺》裏那個指導員和連長!他倆帶領的那個連,除了英勇犧牲的外,全都集體轉業到咱北大荒了!你們說,這還不是英雄派嗎?!”
掌聲,一陣更熱烈的掌聲。
這時,一個上海知青拉起手風琴,另一個起頭,先是一人唱幾人和,緊接著是大家合唱,大宿舍裏響起了雄渾悲壯的歌聲:
風煙滾滾唱英雄,
四麵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晴天響雷敲金鼓,
大海揚波作和聲。
……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