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要遵守規章製度。任何企業都有它的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製度,不管你喜不喜歡,作為新人,遵守製度是起碼的職業道德。入業後,應該首先學習員工守則,熟悉企業文化,以便在製度規定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職責,發揮所能。
第七,職業專家、心理谘詢專家韓三奇認為,大學生進入職場,要做好職業定位。做職業定位時,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性格特點,性格特點與職業特點不能衝突太大,比如擅長跟物打交道的人,就先不要做那些頻繁與陌生人溝通的工作。
第八,韓三奇認為,職場新人要先從基層做起。很多人不願意從公司的基層做,結果錯失了很多機會,一個成功者往往對自己所做之事的最基本的信息非常熟悉。
不給錢的活兒也難攢經驗
現在有的大學生畢業後意識到工作不好找,結果就衍生出一種新的心理現象――不給錢也做,認為這樣可以積累經驗。著名心理谘詢專家韓三奇不主張大學生這樣做。
這種做法對將來的職業發展至少會帶來兩個弊端:
其一,助長企業用人製度的不良風氣。現在有些企業以大學生沒有經驗為借口,降低待遇,不計報酬會助長這樣的不良風氣。按勞取酬,是職場最基本的規則,是對勞動者所創造價值的尊重,企業作為最大獲益者理應支付相應薪水。
其二,忽略自我價值,影響工作熱情。放棄薪水,就放棄了自己的價值,而對於剛剛工作的新人,價值體驗非常重要,無論報酬多少,都會激發自己的工作熱情。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領取第一份薪水時的激動情景,無論多少,都是自己的汗水換來的。無論工作多麼難找,隻要職業定位合理,一定要堅信自己的價值。如果一個企業這樣對待為自己工作的人,那麼從它那裏也學不到什麼有價值的職場經驗。凡是那些不給任何報酬的企業,絕對不要去,要堅信自己的價值。
必殺篇
終於換新工作了!滿懷期待走馬上任,卻發現“水土不服”,難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也無法發揮實力,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如何才能避免遭遇這種狀況?
事前準備:確認上班路線
首先要盡可能搜集與公司相關的情報。如分公司、組織結構、詳細業務內容等。轉換工作應該留一些喘息的時間,將情緒和心態調整好,才不會將以前公司的壞習慣帶到新的工作崗位上。
一定事先確認上班交通的路線安排好才不會手忙腳亂。
第一天:確定著裝風格
設法先了解該公司員工的穿著風格,不要穿與公司風格格格不入的衣服去上班。
先擬好自我介紹的大綱。剛進公司不可能馬上認識所有的同仁,不過還是要先跟人家打招呼,這是溝通的第一步,等到別人跟你搭訕就太遲了。
第二天:了解工作職責
剛進公司的第二天,好好觀察辦公室的氣氛和一天的工作流程。知己知彼,才能適應順利。了解部門裏每個人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是很重要的。
對公司有任何疑問或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開口問,可別悶著頭做事。詢問的對象若是比自己年輕的同事,也別太隨便,要注意禮貌。
把握接電話的機會。借著接聽電話,可以讓人比較強烈地感受到你的存在。而對工作的內容、特征及往來的客戶也能有所了解。
第三天到一星期:進入工作狀態
對於傳票、文件的書寫方式、電腦的操作方法及工作職責,要盡快熟悉。為了讓自己能更容易進入狀態,多幫別人忙是個不錯的方式。
第二個星期:把握工作流程
確認工作上要使用的專業用語都已經熟記,若有不懂的部分一定要問。除了自己所屬的部門,也要盡力去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性質及往來的客戶。
尤其對於剛參加工作或跨行業轉職的人而言,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最需要將有關的業務知識徹底研讀。或許會覺得很吃力,但這絕對是必要的。
主管慢慢也會開始思考交付你何種任務,不過在這個時候別過於做作,自然地表現自我即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把握工作的流程並了解公司對你的期待。
第四個星期以後:力爭工作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