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3 / 3)

答:盡量忘記時間的存在,不去數一分一秒的流逝。每當自己訓練時快堅持不住了,都要想一想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想著想著,就忘了訓練的苦痛。這時無論你看哪一個方向,都會覺得父母在笑著鼓勵自己。我絕不能倒下,堅持就是勝利。

問:從普通戰士到一名護衛隊員,你訓練了多長時間?

答:整整三個月的超強度訓練。

二、執勤情況

問:你第一次參加升降旗是什麼時候?當時的感受如何?

答:第一次參加降旗是1994年7月23日。當自己從老同誌手裏接過禮賓槍和禮服時,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成功是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換來的。走在行進的方隊中,我激動得直顫抖,但我還是死死地正視著我前排戰士的帽簷,專心聽帶隊警官口令。動作完成的十分標準,沒有出現失誤。

問:第一次站國旗哨是什麼時候?你當時有何切身體驗?

答:第一次站國旗哨是1994年8月6日。上哨前,隻覺得自己壓力很大,因為站的是祖國第一哨,不能出任何差錯,站上國旗哨後,不一會兒便覺得腰酸、背疼、手發脹,但我心裏不停地對自己說,這點苦算什麼,如果自己不能堅持下來,隻能說明自己是個懦夫。

問:在你執行任務的時間內,發生過哪些影響動作發揮的事?

答:1995年冬天,我感冒發高燒40,但由於新老兵交接,人員緊張,加上自己也不願下來,所以堅持參加了那天的降旗儀式。在長安街上踢正步時,腳步震得頭很疼,眼冒金星,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其他因素也有,比如有一次我們升旗時,一個小流氓在外麵亂喊口號,導致一名新兵“打點”出錯。

問:除了國旗護衛隊的事務之外,你還參加過哪些印象較深的活動或任務?

答:參加過1994年10月1日晚的國慶45周年文藝晚會廣場升旗儀式,這也是惟一的一次晚上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升旗儀式。我們從工人文化宮出發,踢了很長時間的正步。當時廣場上人山人海,但除了我們“哢哢”的腳步聲,聽不到任何其他聲音,似乎全世界都在諦聽我們前進的聲音。那次活動,至今難忘。另外,還參加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時江澤民主席到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的現場警衛。

問: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升(降)旗是何時?

答:1995年8月27日降旗。那天大雨傾盆,我們是在雷雨交加中把旗降下來的。雨水似乎總能令我們激動,有時候甚至盼著天下雨。雨中執行升降旗任務,是對祖國至上、國旗至上的最佳體驗時刻。

問:你記憶最深的一位對國旗有濃厚情感的人是誰?

答:是《歌唱祖國》的詞作者王莘教授。“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首歌寫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祝願之情,因為王莘教授是體驗過共和國的滄桑歲月、目睹了中國的新生、對國旗有著深厚感情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有氣勢的歌。

三、觀念情況

問:最喜歡的一項運動是什麼?

答:長跑。因為這有助於強身健體,同時磨練人的耐力和意誌,男兒當自強。

問:你認為什麼色彩最好看?

答:橄欖綠。因為綠色象征和平、象征生命力,象征著希望。

問:如果正常退役,你準備做什麼?為什麼?

答:服從組織安排吧!當然我自己的意願是做一名刑警。因為自己現在有點當刑警的底子,可以勝任這項工作。我們都看不慣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才能讓這個社會更安寧,人民更幸福。

問:你心中的或未來的戀人是什麼樣?

答:一個懂得孝敬父母,樸素又不失文雅的姑娘。她同我應比較有共同語言,生活上能互相體貼照顧,事業上能互相幫助,互相競爭,要富有幽默感,有同情心,有正義感。

問:你認為自己最值得榮耀是什麼?

答: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護衛隊的一員,每天能參與升降國旗。

問: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答:天生我才必有用。

問:你認為當前群眾的國旗意識強嗎?

答:不強,多數群眾現在隻生活在金錢的範圍之內。總的來說,城市比農村強,小孩比成人強。雖然每天有不少人到天安門廣場來觀看升降旗儀式,但其中不少人隻是來看我們的表演而已,至於國旗的內涵,國旗與國家尊嚴和民族昌盛的關係,很少有人去思考,應當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

四、其他情況

問:你的家人對你的狀況如何評價?

答:我爸媽說,能在這樣光榮的部隊裏擔負這項特殊的任務,很難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有出息。看到你上電視,比你爸媽自己上電視還高興,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好好幹。

問:你的好同學或好朋友叫什麼?現在做什麼工作?他(她)如何看待你的現狀?

答:她叫曹向英,在老家做會計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上我們總是互相鼓勵。有了困難,她總是想方設法幫我解決,我很感激她。她認為我的現狀不錯。但複員還要回到現實之中,早點工作比這樣強。

問:對於報刊宣傳,你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答:對我們的宣傳不少,但大都是表麵熱鬧,不了解我們在想什麼,思考什麼。建議辦點實事,比如給地方宣傳媒介郵寄一些有關戰士學習和生活的材料,增強我們的光榮感和責任心。

王鈺輝,身高1.82米,1976年2月8日出生,中專學曆,家住湖南省臨湘市鄉鎮企業委員會家屬樓。父親王安奎,在臨湘市檔案局工作。母親方加英,現病休在家。哥哥王鈺平,在臨湘市礦業公司電管站工作,弟弟王文濤,待業。

1995年12月15日應征入伍,現在國旗護衛隊擔負升降旗護衛及臨時勤務工作,擅長打籃球、排球。

一、訓練情況

問:在護衛隊,訓練艱苦嗎?

答:艱苦。

問:你有沒有哭過?

答:哭過。好幾次哭得很傷心。有一段時間還老是哭,不過那是迎風站立練“眼神”時被風吹的。

問:對你來說,最難的動作是什麼?

答:托槍、正步對我來說是最難的動作。我的體形方麵毛病是彎頭,胯右頂,托槍時右肩不自覺地往前頂;導致動作變形。等把注意力放在肩上,腳下又亂了,折騰了很長時間才過關。

問:在訓練中,你受過什麼傷痛,是怎麼留下的?

答:肩周炎,腿關節隱隱地疼,尿血。肩周炎是因為定槍時間過長,槍身總扛在右肩上,關節上又處於緊張狀態,長時間不能恢複所致。尿血是因正步訓練時間過長所致。

問:你最長一次練走功、槍功、站功分別是多長時間?

答:走功練了一下午一晚上沒有休息、槍功5小時、站功3小時。

問:你是否曾經擔心因動作不合格而不讓你參加升(降)旗?

答:沒有,我對自己有信心,既然進來了,我肯定能訓練得符合標準。

問:在訓練“定力”方麵,你用過什麼特殊的方法?

答:我總是這樣想:都是年輕人,別人能挺住,你為什麼不能?我抱定一個必勝的信念,別人不倒下,我也能堅持,別人倒下了,我還能堅持。在方法上,運用氣功知識,注意呼吸及意念調整,可以事半功倍。

問:從普通戰士到一名護衛隊員,你訓練了多長時間?

答:訓練了兩個月的時間。

二、執勤情況

問:你第一次參加升降旗是什麼時候?當時的感受如何?

答:1996年6月5日參加降旗。從天安門城樓門洞走出時,餘光所見全是黑壓壓的人群,耳邊傳來群眾對國旗護衛隊的讚美聲。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所擔負的任務之神聖。到旗杆底下行持槍禮時,心中有一種升華的感覺。當時心中有點慌張,怕做錯動作給護衛隊丟臉。一直到降完旗回到營地,我才大大地鬆了口氣,很長時間不願意脫衣服,我和另外兩名新兵在訓練場上又走了兩圈。當時特別想打電話告訴家人:我終於走進了升降旗隊伍,為祖國升旗了。

問:第一次上國旗哨是什麼時候?你當時有何切身體驗?

答:1996年6月23日,我第一次上國旗哨。訓練時我連續3個小時都沒問題,但真地站到哨位上,半小時後就感覺到要倒下來一樣。加上天氣很熱,廣場上的群眾似乎全都在盯著我看。在我身上,汗流成河。但我咬緊了牙關,告訴自己決不能給國旗丟臉。就這樣終於堅持到最後。

問:在你執行任務的時間內,發生過哪些影響動作發揮的事?

答:夏季的暴雨,秋季的狂風,冬天的冰雪,是影響我們動作發揮的主要因素。尤其雨下得很大時,我們也特別來勁,水花踏得“啪啪”響。但下金水橋時,不小心很容易滑倒,有一次我就打了“小點”。站國旗哨時,由於時間過長,雙腿僵硬,影響交接動作的發揮。

問:除了國旗護衛隊的事務之外,你還參加過哪些印象較深的活動或任務?答:剛到部隊第一年,除了參加過一些彙報演練之外,沒有到外麵參加過其他活動。有一次給青少年講國旗,印象很深。因為那些孩子都是烈士的子女,由團中央組織來的,活動的題目叫“呼喚英雄”。

問: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升降旗是何時?

答:第一次執行降旗任務我最難忘。因為自己三個多月流血流汗終於有了收獲,又是第一次加入到自己做夢也沒想到的光榮方隊中去,那個日子我永生難忘。

問:你記憶最深的一位對國旗有濃厚情感的人是誰?

答:莊印芳。她是江蘇邳州市的一個個體戶,全國擁軍模範。曾經是我們護衛隊的名譽指導員。她從解放前一直到現在,默默地從事擁軍工作,融洽軍民關係,為國旗增輝。她的行為,讓人敬佩。

三、觀念情況

問:最喜歡的一項運動是什麼?

答:打籃球。因為它既要講個人技術又培養團結拚搏的精神。

問:你認為什麼色彩最好看?

答:紅色最好看。因為國旗是紅色的,有熱情、有活力。

問:如果正常退役,你準備做什麼?為什麼?

答:如果正常退役,我當警察或做一些為祖國、為人民的利益而奉獻的工作。因為我已經是正義的一個分子,維護社會主義,改良社會風氣,是我們的天職。

問:你心中的或未來的戀人是什麼樣?

答:有遠大的理想,生活作風正派,依賴心不強的女孩子,不用太漂亮,太漂亮容易變壞了。但我可以說還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在部隊不能涉及這個事情。

問:你認為你自己最值得榮耀的是什麼?

答:成為一名護衛國家象征的光榮的國旗衛士。問: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答:平凡的積累是偉大的前奏。

問:你認為當前群眾的國旗意識強嗎?

答:多數群眾的國旗意識一般,軍人和中小學生的國旗意識比較強。應該在電視台、報刊上多做宣傳,同時多組織一些實際能做的活動,讓人們在活動中體驗愛國主義,激發潛藏在人們心底的樸素愛國情懷。

四、其他情況

問:你的家人對你的狀況如何評價?

答:我母親逢人便說:“我兒子在北京升國旗。”她為我感到驕傲。她說,中國隻有一個天安門,隻有一個國旗護衛隊,能擔此大任是我的機遇,她讓我一定好好幹,為全家爭光。

問:你的好同學或好朋友叫什麼?現在做什麼工作?他(她)如何看待你的現狀?

答:方燕鵬。現在老家經營一家歌廳。他對我的選擇很支持,他說:“人生的路有很多走法,你目前的情況不錯,好好幹,爭取出人頭地。”

問:對於報刊宣傳,你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答:宣傳報道應以事實為根據,不能去掉反麵的報道,而隻報道正麵的。特別是軍隊辦的一些報刊,內容太枯燥,花樣太少。對我們的宣傳和描寫很多,但多數都隻是把我們當成一種象征來寫,沒有寫出背後的生活和人的精神,這些方麵應該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