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自然:複活節島滅亡
複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當地的語言稱拉帕努伊島,位於智利以西外海3000公裏以外。複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兩千多公裏距離。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與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並為智利在南太平洋的兩個屬地。
該島的生態係統獨立而脆弱,在一係列天災人禍之下,已經基本毀滅。該島曾經上萬的人口,也曾銳減到不足200人。
複活節島是一個草原,沒有任何高於3米的樹木。植被以灌木、草叢為主。植物學家在島上隻發現了47種土生土長的高等植物,大部分是草本、蕨類,隻有四種矮小的灌木。
本地的動植物十分貧乏。對花粉沉積物的分析表明,在本地人墾居時發生大火以前,島上有樹木和灌木,其中包括大智利棕櫚樹(Judaea spectabilis)。目前隻有31種開花的野生樹木,14種蕨類植物和14種蘚類植物。貧瘠土地上長有草和小的蕨類植物,而布滿沼澤的火山口湖則被兩種進口的美國植物密密覆蓋︰托托拉蘆叢(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和有尖的蓼屬植物Polygonal acuminate,它是一種藥用植物。在歐洲人來到以前,也引進了一些栽培的植物,部分來自美洲,部分來自玻裏尼西亞;其中主要品種是甘薯,在種植園中廣泛種植,為居民主要食糧。最早輸入的品種有葫蘆、甘蔗、香蕉、芋頭、薯蕷和兩種有用的樹木︰亞洲的紙桑,樹皮可用於製布;美國的Triumfetta semitriloba,樹皮可製繩。
拉帕努伊語是一種波利尼西亞語的方言,通過與其他波利尼西亞語的比較,語言學家們推測這種方言誕生於大約公元400年。根據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測定,島上大約在公元400到700年間開始有人類活動。1994年,生物學家從12具古拉帕努伊人的餘骸提取出DNA,確定他們的確是波利尼西亞人。島上的風俗習慣,種植的植物(香蕉、甘薯、甘蔗、芋、櫧),養的動物(雞),也都是波利尼西亞人的特征(這些動植物除了甘薯最初起源於南美,又都可以追溯到波利尼西亞人的起源地南亞)。因此,現在考古學界普遍認為,拉帕努伊人是在大約公元400年漂流到複活節島的一批波利尼西亞人的後代。
當這些波利尼西亞人剛移居到複活節島的時候,這裏的確是個小天堂。我們通過花粉分析可以推測古代的植被情形。池塘或沼澤地中的沉澱物是按時間遠近沉積的,越上麵的年代越近,越下麵的年代越久遠。每一層沉澱物的絕對年齡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測定。在顯微鏡底下分析沉澱物所包含的花粉,鑒定其種類,計算其數量,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植物分布情況。據此我們知道,複活節島在早期並不是一塊荒地,而是一片茂密的亞熱帶森林。在森林中,生長著一種刺蒴麻屬植物哈兀哈兀(hau hau),其纖維可以用來製造繩子。還有一種特有的樹木名叫托羅密羅(toromiro)樹,木質堅硬,可以用於燒火和製作木雕。而數量最多的是一種大棕櫚樹,這種樹在複活節島上早已滅絕,但是與智利酒棕櫚樹很相近,也可能是同一種。這種大棕櫚樹樹幹筆直,可以長到25米高,直徑2米粗,是用於運輸、樹立石像和製造大船的良好材料。而且,這種棕櫚樹結的果子可以食用,樹漿可以生產糖漿和釀酒,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動物的情況又如何呢?考古學家們可以通過挖掘、比較地層裏古代遺留的垃圾堆中的動物骨骼加以推測。一般來說,魚類是波利尼西亞人的主要食物,魚骨頭一般會占垃圾的90%以上。但是,複活節島位於亞熱帶,與熱帶相比氣候過於寒冷,不適於魚類聚集的珊瑚礁生長,其險峻的海岸線也不適合於淺海捕魚,因此魚類一開始就不是拉帕努伊人的主要食物,從公元900年到1300年,魚骨頭在拉帕努伊人垃圾中的含量少於四分之一。相反的,在所有的骨頭中,幾乎有三分之一是海豚骨頭。在其他地方波利尼西亞人的垃圾中,海豚骨頭在垃圾中的含量從來就沒有達到1%。不像其他波利尼西亞島嶼,複活節島上沒有大型的動物,連家養的豬、狗也沒有,因此海豚是拉帕努伊人能抓到的最大的動物,成了他們的食物蛋白的重要來源。但是海豚隻生長於深海中。這意味著拉帕努伊人曾經能夠建造大型的船隻用於到深海捕捉海豚。這些船隻顯然是用大棕櫚樹的樹幹製造的。
考古學家還發現,海鳥也是早期拉帕努伊人的重要食物。在人類到達之前,複活節島沒有鳥類的天敵,成了海鳥最適宜的繁殖地。曾經至少有25種海鳥在這裏築巢繁殖,可能是整個太平洋中最繁盛的鳥類繁殖地。貓頭鷹、鸚鵡等陸地鳥類也是早期拉帕努伊人的食物,考古學家在古代垃圾中發現了至少6種陸地鳥類的骨頭。同時,跟著拉帕努伊人移民的波利尼西亞老鼠也是拉帕努伊人的盤中餐。此外,垃圾中還有一些海豹骨頭,表明複活節島可能曾經也有過海豹。
總之,早期拉帕努伊人發現的是一塊物產豐富的豐饒的土地。他們的人口快速地增長,在大約1680年人口膨脹到了大約8千到2萬人。他們無節製地開發、使用資源。在公元1200-1500年間,他們大量地建造巨石摩艾。然而,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毀滅已經開始。從那時候起,地層中的大棕櫚樹和其他樹木的花粉越來越少。進入15世紀後不久,大棕櫚樹最終在島上滅絕了。大棕櫚樹的繁殖相當緩慢,其種子要過六個月到三年才能發芽,發芽後的生長也非常慢。甚至在最好的自然條件下,一個大棕櫚樹林的再生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流竄來的老鼠對大棕櫚樹的再生起到了破壞作用,在島上洞穴中發現的幾十個大棕櫚樹果實都是被老鼠吃過而無法發芽的。但是毫無疑問,人類要對樹林的消失擔負最大的責任:它們被砍伐用於製造船隻、房屋,用來運輸摩艾,用來燒火取暖,或被燒毀用來做耕地。哈兀哈兀樹雖然沒有滅絕,卻變得極其稀少,以至不能再用來做繩子。至於托羅密羅樹,在海爾達爾於1956年訪問複活節島時,全島隻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株在垂死掙紮,隻結了幾個莢果。在1962年這最後一株托羅密羅樹也死亡了。幸好海爾達爾把它的種子帶到了瑞典讓植物學家培育。托羅密羅在花園裏生存了下來,並在1988年重返複活節島。
到15世紀時複活節島上的森林已經消失,絕大部分樹木已滅絕。動物類群的變化同樣觸目驚心。所有的陸地鳥類和半數以上的海鳥種類全都滅絕了。在1500年左右,海豚骨頭突然從垃圾堆中消失了。原因很簡單:隨著森林的消失,人們已找不到木頭建造船隻,也就再也無法出海捕捉海豚。他們隻能在淺海捕魚,使得淺海的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甚至連海貝也基本被吃光,而隻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從漁民變成了農民:他們開始注重養雞,雞成了主要的蛋白來源;他們種植甘薯、芋、甘蔗,但是產量越來越低,因為森林的消失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在風吹雨打日曬之下,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人們普遍處於饑餓之中,吃他們所能找到的任何東西,這除了老鼠(波利尼西亞老鼠在島上也已滅絕,現在島上的老鼠是歐洲的),還包括島上最大的動物:人。在後期垃圾堆中,人的骨頭變得很常見。島上最惡毒的罵語是“你媽的肉沾在我的牙齒上”。雖然其他地方的波利尼西亞人也有吃人的惡名,但這是出於宗教或迷信的原因,隻是在特殊場合下才發生的。而拉帕努伊人的吃人卻有非常實際的用途:為了補充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