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照相具有如此驚人的技藝,然而,誰能想到它竟沉睡了很久……
早在1948年,英國倫敦大學的博學多才的科學家丹尼斯·伽伯,在改進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的過程中,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一束單色光照射物體,將照相底片放在物體反射光經過的路上,同時用另一束光照射底片,這兩束光便在照相底片上發生了幹涉現象。衝洗之後,就得到了一張帶有一些複雜的幹涉花樣的照相底片。他把這樣的照相底片稱為全息圖。他用一束相幹光照射全息圖,奇異的事情發生了:觀察到了一種十分逼真的物體的立體像!這就是全息照相的開端。丹尼斯·伽伯由於提出了全息概念,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那個時候,由於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所限,當時還缺乏很好的單色光源,因而實驗是很困難的,結果也不夠理想。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出現了激光技術,擁有了極好的相幹光源,從這個時候開始,全息照相術才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我們知道,光是電磁波,如上麵介紹的,決定波動特性的參數有兩個——振幅和相位。振幅表示光的強弱,相位表示光在傳播過程中各質點所在的位置及振動的方向。因此,光的全部信息應當由振幅和相位這兩個參數共同來表示。然而,以往在照明工程中和成像問題上,都沒有采用光的波長、振幅、相位等波動的概念,而隻是沿用了經典的光線光學的概念,即用純粹幾何光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這種傳統的方法,雖然很方便而且實用,但它卻僅僅是一種近似的方法。盡管如此,這種幾何光學方法,在光學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曆史進程中,畢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直至今日,它仍不失為現代物理學和現代光學中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照相技術、電影技術、電視技術都是依據幾何光學的原理,利用透鏡光學係統成像來攝製,因而使豐富的立體的景物完全塌落成像於感光材料上,然後在照相紙、銀幕或熒屏上再現出原來景物的平麵像。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於看這種被壓縮在一個平麵上的實物影像。在銀幕上或熒屏上,電影演員和電視廣播員的形象是很優美動人的,但是,這些影像在任意瞬間和照片並沒有什麼不同,仍然是平麵像。這就是因為,在普通的照相、電影、電視攝影中,僅僅是記錄了光的強度,表現為照片、電影膠片或熒屏上的黑白反差,而對於相位則不能加以分辨。也就是說,普通攝影隻記錄了來自景物的光波強度(振幅)信息,而未能記錄來自景物的光波相位信息。
激光出現以後,有了理想的單色光源。利用激光全息幹涉法進行攝影,既能記錄光波的振幅信息,又能記錄光波的相位信息。這種記錄光波全部信息的照相就是全息照相。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將景物包括振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的特定波麵記錄下來;二是要在觀察時再將原來的特定波麵重新顯現出來。
記錄光波的振幅,這已在攝影技術中得到解決,現在的問題是,解決如何記錄光波的相位。我們采用的記錄光波相位的方法是光的幹涉。譬如說,可以將一束具有恒定相位的光束(球麵波或平麵波)作為參考光束,讓它和來自物體的光束發生幹涉,將這種相幹圖像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