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喬遷新居,大家受累了,”羅平凡邊往新居走邊高興地說,“謝謝你們了!”
他們進了新居,羅平凡依然以主人的身份熱情地說:“大家請坐,大家隨便坐。”卦仙搶先說:“羅書記,咱們是鄰居。我是聽說主動趕來湊熱鬧的。市委書記搬到貧民區裏來住,大概是多少年來見不到聽不到的新鮮事了。不瞞你說,我已聽到社會上有閑話,說你裝洋相呢,還有的說,像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噢,這很正常,現在社會都關注領導,評論家也多,不管他們怎麼說,我們隻管一心為老百姓辦事兒。”羅平凡說著悄然一笑問,“我說卦仙同誌,你能不能給我編那種歌呀?”
“不能不能!”卦仙尷尬一笑說,“通過看電視,聽機關幹部講,我是相信,你要把根紮在咱老百姓中間。”他說著站起來,十分認真地說,“我還可以讓芬河市那些喜歡編俏皮嗑的人都不胡說八道。”
大家哈哈笑了。
“羅書記,”呂小貞試探著說,“你出國以後,李書記和丁奇峰就著手水田開發準備工作。我向李書記申請,能不能把元寶山下那試驗田移交給我搞良種繁育,算農業局的科研站。讓丁奇峰當後台,老黃是廠長出身,讓他籌建大米加工廠,咱們搞種加銷一條龍,可以增加效益呀!李書記說了,讓我們請示您定。”
“哈哈哈……”羅平凡一笑,“什麼事兒我都管,我還不活活累死呀,這事兒就由李書記定。”
李迎春說:“我正這麼想呢!”
呂小貞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黃廠長眼睛也濕潤了。他眨眨眼忍著內心的激動說:“大米加工廠一建起來,不用農民一家一戶去賣糧了,直接和我訂合同,都交給我來加工出售。”
“好啊,好啊!”羅平凡連連稱讚,“現代意識,現代企業家的意識。你的意思是,把農民的稻田當成你的第一車間,發展訂單農業。太好了,你的工廠要幹就幹大,讓水稻形成一個大產業化集團,成為一條產業龍,你當龍頭,帶著龍身龍尾連擺帶甩,在市場經濟大潮裏,舞它個耀武揚威!”
李迎春一伸手:“羅書記,你檢查一下新居吧,這裏都是我設計的。”
羅平凡對三個臥室、廚房都掃了一眼,到處簡樸大方潔淨;同時發現,他的臥室貼了副對聯,上聯是:民不畏嚴而畏廉;下聯是:吏不服能而服公;橫批是:堂堂正正。
李迎春見羅平凡瞧得入神,問:“羅書記,你知道這是誰的詞兒嗎?”
“這——”羅平凡一轉身,發現卦仙神情有異,手一指說,“準是我們的卦仙了!”
李迎春點頭。卦仙笑了。羅平凡指著卦仙說:“好,今後,我就把它作為當官的信條了。”
一陣熱鬧之後,李迎春留下管理科的幾名幹部,還有呂小貞和黃廠長,一起與羅書記共進晚餐。副食是土豆燉牛肉,蘑菇燉小雞,外加一盤蘸醬菜,主食是大米和小米兩摻燜飯。小高去清河縣時,從羅平凡小女兒口裏聽說,這是羅平凡喜歡吃的飯菜。十多人歡聚一堂,有站著的,有坐著的。大家邊吃邊議以稻治澇發展水田、籌建大米加工廠的事,越談越興奮。卦仙主動提出要到黃廠長未來的大米加工廠裏打工,成立一個廣告科,自薦當廣告科長,專門研究給這大米編歌編詞兒上電視、報紙做廣告,承包銷售。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說行行行,說說笑笑,邊吃邊說,熱鬧非凡。羅平凡真正感到,與民同樂是最大的快樂。
吃完飯,李迎春示意讓管理科的幾名幹部、工人和黃廠長、呂小貞回家休息,對羅平凡說:“羅書記,這些天,我工作起來不覺累,不睡覺不覺困,渾身的興奮細胞在不停地跳躍……要不是你來當市委書記,我晚年的故事就是一樁冤假錯案!”
羅平凡說:“不會不會,事情總有公論。”
“今天公正,我要是趕不上公正呢?”李迎春激憤地說,“這次要是給我點小處分,或打入冷宮,換屆後班子一配齊就沒我的位了。五十有三的年齡了,又難交流出去,年齡不饒人呀——”
“嘿——”這話引起史永祥的同感,“當今多少風雲錄,常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李書記,這回好了,我們一定要把芬河市幹它個天翻地覆慨而慷!”
“有這種氣魄就好!”羅平凡說,“我到元寶山下一眼就看明白了你的潛心作為,很佩服你,躊躇滿誌,一派幹大事的風度。我提出的要開發水田,要搞出蔬菜基地建設,其實你早就想了,隻是實現不了。要是你說了算,早就上馬,早就幹得紅紅火火了!迎春書記,你遇上這七七級學農的高才生,算是如魚得水了,你說。”
丁奇峰說:“李書記,我有信心再助你一臂之力,會更紅紅火火了!”
“好啊——”,李迎春高興地說,“咱芬河這個農業大市,正需要像你這樣懂高科技農業的人!”
丁奇峰說:“那倒不見得,不過,英雄所見略同,你我的思路還是大致相吻合的。你比我更大度,更有氣魄,路子更清晰。”
羅平凡說:“丁奇峰我是知道的,這四年大學生活,他專門研究了日本、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的高科技農業,必要時,你們可以邊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也出國去學習學習。”“我們要敢想敢幹!”丁奇峰感慨說,“‘文革’十年,百廢待興,一切都要正本清源了!”史永祥感歎說:“太好了,迎春書記明明是在潛心研究實踐芬河市發展思路的問題,雖說是賭氣,在其位不謀其政,也不至於弄成個搞小開荒,過世外桃源生活的小罪名!官僚!連我也是官僚了!”他接著問:“李書記,你是這一級的幹部,又不是那種小小的老百姓,地區、省裏的領導又不是不認識,怎麼不到地區、到省裏去找呢?”
“是的,那年頭真沒辦法!你怎麼知道我不找呢?我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有良知,隻要有一口氣就要幹自己能幹的事情。”李迎春說,“這話現在我在這裏可以說了,我去過省委組織部,就是在咱們這裏出了事的老部長接待的我。那時,他還沒退休,滿口推辭的話,什麼,當好副職找準位置,增強配合意識等。我找到地區,一聽,胡書記更是與計市長一脈相通,我一個小小市委副書記,想見再大點的官兒就難了,寫了幾次信,都層層轉下去了。計市長摸到點我反映問題的影兒了,才開始下茬子嘛,就是讓你越告越難受……”
羅平凡聽著,盡管相信李迎春說的話是真的,計時策畢竟是行政一把手,自己身為班長,沒有插言,隻是默默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