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名臣劉墉在山西(1 / 2)

劉墉是清乾隆朝的宰相。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2)中了進士,此後在父親劉統勳的蔭庇之下,順風順水,青雲直上,從翰林院編修遷至侍講官。乾隆二十年(1755)後,督學安徽、江蘇兩省,乾隆嘉獎劉墉識政體、具才華,飭令兩江總督尹繼善等,助劉墉磨礪性情,去除陋習,以圖大用。《清史稿·劉統勳傳》載:乾隆二十七年(1762)授劉墉“山西太原知府,擢冀寧道,以官知府。時失察僚屬侵帑,發軍台效力。逾年釋還,命在修書處行走”。從這裏看出,劉墉與山西有著一段不解之緣。

山西曆來被視為京師西南部的重要屏障,太原地處山西中部交通要道,清代時定為繁難之缺。劉墉之前,劉家多人來山西做官,曆史上都有記載。劉墉的堂祖父劉果,康熙初年曾官太原推官,任內曾捐俸銀修文廟,設義學,興修太原、榆次等地水利;劉墉的祖父劉啟,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過平陽府(今山西臨汾)知府,任內體恤災民,周濟百姓,修葺文廟,纂修縣誌,重建鼓樓試院,改善生員考場環境;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官至刑部尚書,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四年(1759)兩次到山西查辦布政使、將軍侵吞庫銀案,政績卓著,聲譽頗佳;劉墉的堂伯父劉鋌煜,曾以舉人身份曆任安徽鳳台、山西曲沃及平陸縣知縣,最後在平陸知縣任上去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二月,在吏部尚書傅森、梁詩正的鼎力推薦下,劉墉到太原出任從四品官銜的知府。劉墉接到吏部知會後,進宮向乾隆皇帝辭行,踏上西去的旅程。他在《贈钜琛侄》一詩中寫道:“帽破衣殘到太原,故人猶作舊時看;才華莫歎江郎盡,風貌真憐範叔寒。北上帝京鵬路近,南歸生男鳳巢安;今朝且預龍山會,黃菊紅萸露滿盤。”從這首詩裏看出,劉墉對山西還是有感情的。劉墉在太原任職的三年,清理積案,整頓倉儲,光緒《山西通誌》評價說:“以翰林出為太原知府,遷冀寧道。豐裁峻整,習掌故,達政體,於吏事以勤慎著稱。”劉墉在山西留下了好名聲,也留下了不少書法佳作。劉墉之後,劉墉的堂弟劉禮在嘉慶五年(1800)任山西浮山縣知縣,劉墉非常高興,將自己珍藏的芝岩硯台相贈,並寫下了一首贈硯詩。劉墉擅長書法,尤工小楷,得力於自幼習學董其昌、顏真卿、蘇軾等名家法帖,而自稱學鍾鷂得真經,劉墉的書法作品用墨厚重,貌豐骨勁,古拙樸茂,自成一家。這位以名士自居的清代重臣,因為他曾在太原任職,並任過正四品的冀寧道台,轄太原府、潞安府、汾州府、澤州府,平定州、沁州、遼州四府三直隸州,與山西結下了不解之緣,山西大戶人家保存他的真跡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