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推翻了過去認為嬰幼兒的心理狀態是一張白紙的觀點。實際上嬰幼兒在情感和智力上要比人們想象的複雜得多。
100多年來,多數學者相信,7歲前的嬰幼兒的意識相當朦朧。小孩子隻是簡單地模仿周圍事物,隻具有最基本的情感———幸福、痛苦和憤怒。但是美國學者指出,對嬰幼兒情感的這種認識是沒有根據的。早在孩子會說話和試圖獨立坐立之前就已經有十分複雜的感情。例如,幼兒已有嫉妒心,會對他感到可憐的東西表現出同情心,甚至會表示強烈地失望。
華盛頓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發現了更有意思的現象。1歲左右的孩子已開始揣摩別人在想什麼。這其實很簡單,他是通過觀察周圍的人的眼色來進行判斷的。
了解了這點之後,兒科醫生將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小病人。除了固有的治療手段外,醫生還將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在許多情況下應當從孩子的心理狀況中尋找生病的真正原因。
許多家長都認為未滿周歲的嬰幼兒什麼都不懂,給他吃飽睡好就足夠了。其實,嬰幼兒在長身體的同時,情感和心理等方麵同樣也在飛速成長。周歲前是孩子成長的輝煌期,同時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養護不當,很容易使孩子將來在性格、心理上出現問題。
那麼,麵對似乎懵懂無知,又無法用言語溝通的嬰幼兒,家長該如何進行良好的心理養護呢?
對孩子來說,親情是天然的和諧劑、營養素和定心丸,母愛更是能促進嬰幼兒健康地生長。孩子自出生後,就不斷接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刺激,形成條件反射,這標誌著其心理活動的萌芽和發展。此時,嬰幼兒迫切需要感情上的親近和身體上的愛撫,母親應多給孩子必要的愛撫和情感依托,如皮膚、身體接觸、撫摸等,這對嬰幼兒心理發育有很大幫助。嬰幼兒長久地處在自己熟知的母親身邊,就能避免產生害怕的情緒,繼而避免出現易哭鬧等情緒障礙。
家長要多給孩子動作、行為發育的幫助和訓練,促使孩子逐步適應環境和外界刺激。一些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剛出生時,和成人離家一樣有戀巢心理。因此,要在一定時期內延續子宮時代的環境和習慣,如抱孩子時將他的頭擱在媽媽心髒處,讓他能聽到媽媽熟悉的心跳。為了鍛煉孩子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還可以幫他做些輕柔的運動,緩解肌肉緊張,如抬頭、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這些是為了避免孩子因環境的突然改變而產生心理不適應。當然,這些訓練應逐步加強,而不是給予“突襲”。
為培養嬰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家長在護理期間多逗孩子,說說話,唱唱兒歌,傳達自己輕鬆愉快的心情,既能增進孩子聽力,又可培養其樂觀情緒。
另外,家長還要有意識地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智力開發,這有利於輔助孩子心理成長。一位母親說,在她的孩子6個月左右時,她每天都定時翻看色彩鮮豔的兒童讀物,在她講述書中內容時,孩了聽得很專注。有一次,她翻書略作停頓,孩子竟表現出煩躁、欲哭等情緒,直到她重新開始翻閱,孩子才安定下來,結果這個孩子長大後不僅愛看書,學習也頗自覺。這說明孩子小時候的習慣對未來的學習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嬰幼兒逐漸對周圍世界有所認識後,家庭氣氛也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帶來一些影響。因此,保持親情間和諧、愉悅、輕鬆,對孩子先天稟賦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養護得當的嬰幼兒一般不認生,也不愛無故哭鬧,並能很快適應陌生環境,表現活潑機靈。但心理養護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家長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孩子的心理成長和身體成長一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長期的精神投入。不過,家長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負麵效應而對孩子過分溺愛,因為溺愛常常是導致“問題孩子”出現的重要原因。
總之,家長不要認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忽略嬰幼兒的心理養護。“望子成龍”的巨大工程,在“龍”出世的那一刻,就該破土動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