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滿江紅(1 / 1)

代王夫人作

滿江紅:詞牌名。王夫人:南宋度宗趙翤時宮廷昭儀(女官名)王惠清。恭帝德祐二年(1276),臨安淪陷,王惠清隨三宮後妃一起被擄往元大都。在被擄北上途經汴京夷山驛站時,王惠清題《滿江紅》詞一首於壁上,一時廣為傳誦。文天祥認為該詞末句“問姮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不妥,於是代作一首。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琵琶:漢武帝時,西域烏孫國與漢和親,漢武帝以江都王劉建女兒細君為公主,嫁給烏孫王,令馬上琵琶作樂,以慰道路之思。這裏指遙遠的北方。怎生:怎麼樣。風色:景色。這兩句是說:不知道北方胡沙地帶是什麼樣的風物景色。

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姚黃:牡丹花中的名貴品種。移根仙闕:從宮廷裏移植到別的地方。這兩句是說:最為悲苦的是名貴的姚黃牡丹,它從宮廷裏被移植出去。

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王母:指當時宋朝的全太後。“仙人”句:漢代建章宮前立有高大銅人,手托承露盤以承接露水,被稱為“捧露仙人”。曹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命宮官從長安拆移銅人,遷至洛陽,相傳銅仙人被拆離時曾流淚。後用“銅仙墜淚”比喻亡國之痛。這兩句是說:全太後被元人擄走,過去的歡樂再也沒有了;宋朝已經亡國,人人為之痛心。

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雨淋鈴:宋王灼《碧雞漫誌》卷五引《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雲:“帝幸蜀,初入斜穀,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淋鈴曲》以寄恨。”歇:散發,傳來。這兩句是說:半夜裏,行宮外麵傳來一陣陣風雨吹打風鈴的淒慘聲音。

彩雲散,香塵滅——彩雲、香塵:形容宮廷裏的繁華。這兩句是說:過去的一切如同煙消雲散。

銅駝恨,那堪說——銅駝恨:亡國之恨。這兩句是說:深深的亡國之恨哪能說得完、道得盡呢?

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男兒:指唐安史之亂時睢陽守將張巡。見前選《言誌》詩“男兒嚼齒吞刀鋸”句注釋。齦:牙齒根部的肉。這兩句是說:唐代張巡麵對敵人英勇不屈,嚼碎牙齦,真有英雄氣概。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昭陽:昭陽宮,代稱宋朝後宮。落日:比喻失位的國君宋恭帝。銅雀:銅雀台。曹操於建安十五年在鄴城所築,置姬妾歌伎於其上。這裏指元朝後宮。新月:比喻新主子。這兩句是說:回想過去在宋後宮離別失位的皇帝,令人心痛;現在在元朝後宮裏又要麵對新主子,更是傷心。

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算:打定主意。天家:帝王家。金甌:國土的代稱。這兩句是說:我決心守身如玉,不像宋室江山那樣,被人侵犯占有。

這是一首模擬亡國宮女口吻之作。詞首先極寫亡國宮女離鄉別故的悲哀:或是對往日宮中歌舞盛宴的回憶,或是行宮旅途的故國哀思,或是麵對新主子的巨大痛苦;最後表示下決心要做巾幗須眉,堅守貞操,體現了作者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這首詞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也正來源於這種深沉亡國之痛與高尚民族氣節的對比表達。

王清惠《滿江紅》詞為:“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後裏,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