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周瑜詐死誘曹軍(1 / 1)

周瑜(175-210),三國吳國名將。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協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孫策死後,輔佐孫權,任前部大都督。公元208年,大破曹兵於赤壁。

赤壁之戰後,周瑜率軍長驅北上,對南郡虎視眈眈。曹操回許都之前,就已預料到周瑜會走這一步棋,因而在離開南郡之前,給守將曹仁留下密計一條,囑咐他在危急時拆閱,按計保衛南郡。

果然,曹操離開後,周瑜就率大軍向曹仁進攻,首先攻占了與南郡構成掎角之勢的彝陵,使南郡成為一座孤城。形勢十分危急,曹仁立即拆開曹操的密信閱讀,心中大喜,傳令全軍五更造飯用餐。天亮,又令兵分三路由三座城門出走,城上插滿旌旗,虛張聲勢。

周瑜遠遠看見曹兵撤出城外,便登上高處將台觀察,隻見城牆垛邊插著旌旗,卻無士兵守護;又見曹軍個個束縛包裹,心裏暗想:曹仁定是準備棄城撤退,便走下將台下令攻城。周瑜親率主力奪城。

兩軍對陣,戰鼓一響,曹洪出馬向周瑜挑戰,周瑜派韓當出馬,與曹洪交鋒,打了三十個回合,曹洪敗走。曹仁接戰,周泰縱馬相迎,打了十個回合,曹仁敗走,軍隊大亂。周瑜指揮兩翼軍隊殺出,曹軍大敗。周瑜率軍追到南郡城下,曹軍往西北方向退走。韓當、周泰率部追趕。周瑜見城門大開,城上又無人,便令士兵們搶城。瞬間數十騎兵長驅直入,周瑜快馬加鞭跟進。曹將陳矯在敵樓上,看見周瑜親自進城,暗暗喝彩道:“丞相真是神機妙算!”一聲梆子響,兩邊弓弩齊發,箭如雨下,爭先進城的士兵都落入了陷阱。周瑜急忙勒住馬韁準備返回時,卻被一支弩箭射中左胸肋骨,翻身落馬。曹將牛金趁勢從城裏殺出,欲捉周瑜,徐盛、丁奉二將拚命去救。城中曹仁伏兵四起,吳兵大敗。徐盛、丁奉拚命救得周瑜回營寨,速召軍醫處理傷處。

另一頭曹仁卻乘勝率軍在周瑜寨前日夜叫罵挑戰。

一天,曹仁又在寨前罵戰,傷未痊愈的周瑜爬下床來,不顧眾人勸阻,披掛上馬,率數百騎兵衝出寨外,迎戰曹軍。

曹仁立馬於門旗下,揮舞馬鞭大罵:“周瑜,這次你可逃不掉了,今後你再也不敢小看我軍了!”

罵聲未絕,周瑜從騎兵內躍馬出列,大叫:“曹仁匹夫,你看見我周郎了嗎?”

曹軍見了,全都又驚又怕。曹仁命部將:“繼續罵他!”曹軍厲聲叫罵,周瑜大怒,派潘璋出戰。還沒交鋒,周瑜忽然大叫一聲,口噴鮮血,跌落馬下。曹兵趁機衝來,諸將拚命抗敵,混戰一場,才救得周瑜,回到營寨。

程普問道:“周都督貴體怎樣?”周瑜悄悄地告訴程普:“我身體本無性命之憂,之所以在陣前這麼吐血落馬,是要讓曹軍知道我病情危急,他們必然輕敵。你叫可靠的士兵去南郡城裏詐降,說我已死。曹仁今晚一定乘人之危來劫我寨。我們卻在四處埋下伏兵,曹仁就可以被活捉。”

程普大喜道:“此計大妙。”於是便傳令舉哀。全軍大驚、大悲,都說都督箭傷大發而死,人人掛戴白孝。

且說曹仁在城裏正與眾將商議軍情,說周瑜怒氣衝天,箭瘡迸裂,以致口吐鮮血落馬,不久一定身亡。正議論間,忽報吳軍內有十多個士兵投降,其中兩人原是被俘虜過去的曹兵。曹仁急忙叫進來盤問。士兵們答:“今天周瑜陣前箭瘡大發,回到營寨就死了。他們全軍正在舉哀。我們都受過程普的淩辱,所以特此來投考曹軍,借此報告這個情況。”

曹仁大喜,便命牛金為先鋒,自任中軍,曹洪、曹純殿後,隻留陳矯領少數士兵守城,主力全部參戰,初更後出城,風風火火地往周瑜大寨進發。

來到寨門,不見一人,但見虛插旗槍。曹仁猛然省悟:“我中計了!”急忙退軍,四下炮聲大響,東邊韓當、蔣欽,西邊周泰、潘璋,南邊徐盛、丁奉,北邊陳武、呂蒙包抄過來。曹兵大敗,前、中、後三路軍都被衝散,首尾不能救應。曹仁領十多名騎兵衝出重圍,正遇曹洪,就彙合一起。到五更時,快近南郡時,一聲鼓響,又遇幾支軍隊攔截,曹仁不能回南郡,隻得向襄陽大路逃命去了。

簡評

周瑜多謀善斷,精於軍略,後人常把他和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作比較,可見其不是個尋常人物。在這場曲折的戰役中,周瑜是置死地而後生,最後轉敗為勝。憑借的除了計謀,還有耐力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