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論也叫契約理論,因為所有締結契約的雙方都麵臨信息不完備的困擾,都可以運用這種理論的指導,使合約更完備。經濟學中對委托代理問題的分析是信息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如何製定一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製,是信息經濟學中的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研究這種關係的最真實的目的,就是想辦法使關係人雙方做出真實的意識表達,盡可能地降低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降低彼此的風險,實現合作雙方的共贏。
現在我們回頭分析文章開始講的那個故事,就容易明白得多了。董事會給經理100萬元的年薪,是固定的收入,與總經理的經營好壞無關,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一是通過高薪的激勵,使經理更努力地工作,因為任何人都會對激勵作出反應;二是高薪養廉,使經理的收入和企業的收入達到一個平衡的境界,使經理更珍惜自己的崗位,不為“尋租者”所誘惑。作為跨國公司的總經理,公司每年盈利上億元,責任非常重大,如果年薪隻有5萬元不能有效地調動經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經理的工作就缺少動力,不能對經理人員的行為形成有效的激勵,那麼就勢必造成兩種不良的結果。或者經理消極怠工,或者經理不能獲得應當得到的東西,他就會用非法的手段獲取他不該得到的東西,其結果無論對公司還是對個人都是不可想象的。超額獎金則使總經理在一年中更努力地工作,避免了總經理的消極怠工現象;任期目標獎則使總經理樹立長遠的經營目標,避免了總經理的短期行為,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然而,很多時候要使關係人的雙方將自己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麵我們舉一個房屋租賃的例子:
我的朋友是開飯店的,要為服務員租一個房子,那天看好了一個對外出租的廣告,我和他一起去看了房子。房子裏麵的設備比較齊全,有冰箱、彩電、洗衣機、微波爐、沙發、雙人床、熱水器,房屋租金是每月1300元,一年15600元,一次交清。但是,後來發現電冰箱的冷藏部分不好用,洗衣機的上水部分不好用,液化氣的燃氣灶也不好用,所以電冰箱、洗衣機和煤氣灶基本上有和沒有也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對方不說,在簽定合同的時候,我們也很難發現;而我們租房子其實並不是居家使用,而是給飯店的25名服務員居住,居住的人多,對房屋的損害就必然要大。而我們不說,對方也不知道。對方如果先說出自己家用電器的毛病,我們肯定據此要求降低房租,我們如果說出25個人居住這個房屋的情況,對方肯定要求增加房租。所以,由於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於機會主義傾向的存在,在彼此沒有發現這些對方隱瞞的情況的時候,雙方都不想主動地說出來。但是不說出來不等於矛盾不存在。後來我們在使用那些家用電器的時候,就相繼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他們也發現了我們居住25個人的事實。這個時候我們雙方又坐下來重新簽定了補充合約。矛盾不可能同時被發現,於是我們就不斷地補充合約,給雙方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增加了時間成本,使共贏變成了雙輸。
據說,新浪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上市前,新浪的合作方和新浪的創始人王誌東簽訂了一份300頁的合同,完備地規定了合作各方的責權利,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份合同,才保證世界上有了現在這樣一個嶄新的新浪。
我們生活在一個市場經濟社會裏,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委托與代理、簽訂契約是家常便飯,知道了以上的理論,我們就學會了規避風險,在簽字之前,一定要盡可能全麵地、詳盡地想到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和約裏麵沒有的東西,依靠道德來約束彼此是很難的,徹底的市場經濟是無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