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洛耶爾島的狼和鹿——市場經濟與競爭(2 / 3)

一次,一位魚商意外發現了一個絕妙的解決方法。

在運輸過程中,由於商人準備的魚槽不足,商人隻好將鯰魚和沙丁魚混裝在一個魚槽中。結果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商人意外地發現,沙丁魚竟然一條也沒有死。

原來,這都是鯰魚的功勞。由於鯰魚是一種好動的魚類,在水中總是不停地東遊西竄,使水槽不再是死水一潭。沙丁魚本來是一種非常懶惰的魚,很少遊動。但是鯰魚的到來使它們非常恐懼,使它們改變了好靜不好動的習性,也跟著鯰魚快速地遊動起來。一艙的水被鯰魚搞活了。船到岸邊的時候,這些沙丁魚一個個活蹦亂跳的。

自然界就是在這種競爭和選擇中發展的,也正是這種競爭和選擇,使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呈現出如此瑰麗多姿的色彩。既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是上麵講到的洛耶爾島上的狼和駝鹿拉鋸式的生存狀態,還是鯰魚和沙丁魚混合在一起的生存狀態,都是這樣。

而在經濟領域更是如此。沒有競爭,就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沒有競爭,就沒有絢麗多彩的生活。

說到競爭,我們感觸最深的可能就是對中國電信的拆分了。過去的電信市場是一家壟斷,當時國家想方設法進行通信設備的投資、改造,又開展各種服務競賽活動……但是沒有用。通信費用居高不下,服務質量低劣,安裝一盤電話甚至要花5000多元,而且還要排隊等候三五個月,電信部門還要收取裝機費,要指定購買電話,要交納電話費押金,還要托關係走後門。這些都是國營企業一家壟斷帶來的弊端,當時的電信行業就仿佛是船艙中的沙丁魚,根本就一動不動,怎麼能夠發展呢?

現在好了,中國電信被拆分成了幾個公司,幾個公司之間仿佛水槽中的鯰魚和沙丁魚一樣,水被搞活了,每一個公司都不可能再呆在一潭死水之中坐享其成了。網通公司、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中國移動都行動起來了,你推出長途優惠服務,我推出假日半費優惠;你贈送話費,我贈送話機;你郵寄話費清單,我就親自送話費清單;你當天登記當天裝機……就像駝鹿和狼,你在前麵跑,我就在後麵追。新鮮的招數層出不窮,消費者滿意了,經營者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利潤,國家的電信事業更是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車道。

記得20幾年前中國的大解放汽車吧?一開就是30年,30年獨步中國大地,日本的汽車都已經一年一款了,我們的汽車竟然能夠保持30年如一日,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為什麼?因為沒有競爭。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引入了外資,外國汽車製造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用當時人們的話說——狼來了!狼不是引進洛耶爾的小島,而是引入了中國的廣闊市場。當時人們擔心中國的民族汽車工業會因此而一敗塗地。但是沒有,在外國“野狼”的追趕下,中國的“駝鹿”越跑越快,由和野狼賽跑發展到現在的與狼共舞,這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彼長我消,彼消我長。改革開放近30年,中國的民族汽車工業不但沒有垮,而且走上了日益壯大繁榮之路。

為什麼競爭的市場充滿生機呢?

因為競爭的市場有無數的買者和無數的賣者,而且各個賣者提供的物品大體是相同的。還由於市場是開放的,任何企業隨時都可以自由地進出市場。這些條件的存在,使市場上任何一個買者或賣者的行動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每一個買者和賣者都不可能左右市場,而隻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