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社會政策分析(1)(2 / 3)

2.20世紀50年代至改革開放時的大隊衛生室

1950年、1952年兩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先後確定了以“麵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和“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四項原則來指導全國衛生工作。過渡時期總路線實行後,國家的醫療衛生工作納入了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個體醫生被組織起來,成立了聯合診所和農業社保健站。①聯合診所。聯合診所是“由獨立腦力勞動的醫務人員自願組織起來的合作社性質社會衛生福利事業”,這是20世紀50年代初一個新的醫療組織形式。其具體開辦方式是醫生將個人開業時的藥品、器材和資金折價入股與其他醫生集體開業。除開展醫療工作外,還負責預防注射、撲滅疫情、衛生宣傳教育等任務,經濟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收入盈餘除去公積金、公益金後按股分紅,機構內部實行民主集中製管理。②農業社保健站。農業社保健站是由農業社出資興辦的基層醫療機構,社辦保健站醫生享受一般中等勞力社員的待遇。但是上述醫療設置並沒有在全國廣泛展開,直到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以後,規模宏大的赤腳醫生運動才以群眾運動的方式開展起來。隨之依托集體經濟建立合作醫療製度,赤腳醫生也依托合作醫療製度而人數激增,與此同時,在全國農村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三級醫療保健網絡。不僅促使了城市衛生資源流向農村,而且也實現了農村中醫藥資源的組合以及中西醫之間的協調,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廣大農民的醫療保健問題。

這一時段,C縣醫療衛生事業逐步走上正軌。1950年,C縣醫務工作者協會成立,全縣有中醫103人,西醫64人。1953年,C縣衛生科在Q鎮設立衛生所一處(這是Q鎮中心衛生院的前身),安排衛生人員4名。1958年,為了合作醫療得以在Q鎮普及,衛生所擴建為公社衛生院,分中、西醫門診和病房,擁有房間16間,醫務人員擴充至24名。④這時,Q鎮的衛生事業正式被納入國家醫療控製體係。在國家的政策影響下,建國之前的個體中藥鋪被吸收進國家體係,成為國家正規醫療機構。1967年Q鎮實行合作醫療製度,當時Q鎮所屬的35個村子均建立大隊衛生室,負責全大隊(全村,以下同)農民的疾病看護。依據當時的製度設計,農民的醫療保障應該由村集體負責。依托集體經濟,各村在上級醫療機構的支持下,建立起合作醫療製度,並培養了一些半醫半農的赤腳醫生。大隊社員在大隊衛生室看病,隻交幾分錢掛號費,藥費全免,不收檢查費。這樣,大隊衛生室就成為了解決社員常見病的主角,同時還承擔全大隊農民的防疫任務。赤腳醫生按時到大隊衛生室上班,跟社員一樣掙工分。

據當時P村的老支部書記W介紹:“那時的大隊衛生室由集體補助,他們經營的藥是大隊投入的,醫生為村民看病,大隊給他們記工分,另外再給些補助。社員看病時隻交幾分錢的掛號費”。當時,P村有一個赤腳醫生S,他是1966年經大隊幹部推薦到縣醫院參加了短期培訓後成為赤腳醫生的,平時除了負責為社員看病之外,還要按照上級規定,負責全大隊的衛生防疫和衛生宣傳。公社衛生院對他進行監督管理,傳達上級衛生部門的政策和衛生任務。正如S自己所說“我是1967年進的大隊衛生室,當時十七八歲,現在都60多歲了。1966年在縣醫院進行衛生員培訓。當時大隊衛生室就隻有我。幸虧村子人口少,要不我自己一個人簡直忙不過來。平時既要給社員看病,還要去村子周圍的山上挖草藥,挖回來我自己再挑出來曬幹,然後分門別類放好。等到有人來看病,不嚴重的話就用這些自己采的草藥對付。”因為當時的合作醫療國家不撥款,隻靠村集體的支持和村民自己每年繳納的一部分經費。在20世紀70年代,據S介紹,“當時藥品是公社衛生院統一發放。社員看病,先是上報病症,然後領藥再分給病人,社員看病拿藥都是按粒計算的。如1972,每個社員應交合作醫療款0.3元,但是很多社員沒錢繳納,加上村集體的支持經費,最終隻籌集到345元。當時P村有526人,籌集到的醫療款根本不夠用。要保證大隊衛生室正常經營,就必須另辟新徑,降低醫療成本,以緩解合作醫療的壓力。”這樣就產生了“一根針、一把草”、“土單子”、“四自”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室經營方略。

3.改革開放之後的村衛生室

改革開放後,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行,依托集體經濟建立起來的大隊衛生室、合作醫療製度也相繼解體。原先的赤腳醫生一部分回家務農,一部分優秀者被調入鄉鎮衛生院,其餘的繼續行醫。但是他們的身份發生了變化,由原來大隊衛生室的衛生人員演變為衛生室的承包經營者,最終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老板”。1985年衛生部正式將赤腳醫生改稱為“鄉村醫生”。大隊衛生室在經曆了保本收費、承包經營的變革後,演變為兩權合一的私人衛生室。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雖然使既有的醫療衛生供給體係解體,但是農民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沒有消失,反而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有所增加。村級醫療機構的靈活性、便捷性和便宜性是農民所需求的。這種需求給新的供給體係的形成提供了經濟基礎,私人衛生室也就在這一背景下發展起來。

Q鎮有35個大隊(行政村),有35個大隊衛生室。在將衛生室承包給鄉村醫生的過程中,基本原則是平均分配,即如果一個村有兩個或多個赤腳醫生,村委就會把大隊衛生室的公共物品平均分配給每個赤腳醫生。據當時的赤腳醫生G回憶,他當時分得的物品有“器械:托盤大小2個,針盒一個,注射器、針頭、剪刀各一把、算盤一個,還有各類的少數藥品,折合成當時的人民幣總計13元錢”。在以後幾年的行醫中,G又重新置辦了一些設備。由於衛生室變成個人私有,追求利益就成了村醫最大的動機。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原來維係衛生機構運轉的體製基礎發生變化,衛生機構的發展麵臨著完全不同的環境。1987年,衛生局通過調查,發現當時全縣農村基層衛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衛生技術隊伍混亂,人員素質差。1986年450名鄉級衛生工作人員中,有技術職稱的隻有200人;二是衛生院普遍經費不足,收支基本相抵,根本無餘錢購置設備和搞發展;三是原來專門列支的鄉村醫生培訓經費取消了,導致鄉村醫生“青黃不接”。根據這種情況,為了維持全縣機構的運轉,衛生機構的運轉機製開始發生變化,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多次調整。總之,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國家控製力量的減弱以及沒有統一的管理,Q鎮的衛生室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由於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解體,醫療費用上漲迅速、居民醫療負擔過重、醫療可及性下降等,Q鎮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日益突出。

20世紀90年代以後,為了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實現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標,中國政府出台了一係列的文件,要求各地開展合作醫療。1991年1月17日國務院批轉了衛生部、農業部、人事部、國家教委、國家計委《關於改革和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請示》的通知,指出“要穩步推行合作醫療保健製度,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提供社會保障”。1992年9月,衛生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強農村衛生工作若幹意見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鼓勵受益群眾、全民、集體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多方麵籌集資金,支持建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舉辦農村合作醫療”。③之後隨著一係列法規的建立以及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先進行了一些試點工作,在得到試點地區的肯定後,向全國其他地區普及,以減輕農民看病難的問題。2005年,中國政府再次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覆蓋全體農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6年,要將新農合試點縣(市)擴大到全國的40%左右,2007年起達到60%左右,2008年達到80%左右。從目前試實行的情況來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已經取得明顯的進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