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島的海盜移居到了三裏島,並且搖身一變成了朝廷兵馬。
十七貝勒永璘對柳舟的安排很是不解,所以這天晚上,他來到柳舟的住處,問出了心中疑惑。
柳舟淺笑,道:“貝勒爺不是想有一天派大清的艦隊巡海嗎?”
“是啊,可這跟讓大風島上的海盜駐紮三裏島有什麼關係?”
“十分有關係,因為他們將是貝勒爺以後所需的人,而且貝勒爺既然要爭皇位,手裏沒有班底也是不行,他們雖然人數不是很多,可也是一股用得著的力量。”
十七貝勒永璘聽完柳舟話後,多少有些明白了。
在之後的時間裏,柳舟派尹善帶著兵馬到處襲擊海盜,以肅清海域。
而就在這個時候,京城突然傳來消息,乾隆皇帝要在開春後南巡,他南巡後,由八皇子、十五皇子監國,劉墉、阿桂輔佐,和珅則跟隨乾隆皇帝下江南。
消息傳來之後,柳舟立馬從中發現了異樣,而經過仔細推敲後,終於明白朝堂中的各種爭鬥,而當他明白這點後,卻露出了一絲淺笑。
朝堂之中,和珅、劉墉和阿桂各支持的勢力相互爭鬥,對柳舟來說是好事,而且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他們相互爭鬥,柳舟倒可以從中獲取一些利益。
等福建這一帶的海盜清除完後,柳舟可以和十七貝勒永璘再處理一些事情,等事情處理完後,時間隻怕已是明年春天,那個時候他們可以直接去江南與乾隆皇帝會合。
以十七貝勒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來看,乾隆皇帝少不得要封他為親王,而隻要被封了親王,十七貝勒便有了與八皇子、十一皇子和十五皇子爭權的能力。
如此在自己的支持下,十七貝勒想不成為太子都是不行。
這樣想過後,柳舟便將十七貝勒永璘給叫了來,然後將這些事情跟他說了一遍,十七貝勒永璘聽完後,多少有些明白,一番沉思,道:“柳大人的安排的確不錯,隻是皇阿瑪南巡,這是勞民傷財的事情,我們真的不勸阻嗎?”
柳舟想了想,道:“朝中勸阻的人也不少,可卻沒有一個人能勸阻得了?我們又如何可以?隻怕所有人都有權利勸阻,唯獨我們沒有這個權利,十七貝勒不要忘記了,我們到處巡遊,豈不是比皇上的南巡更廣,雖然我們是在做事,可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卻是絕對說不得的。”
聽完柳舟話後,十七貝勒一聲輕歎,又道:“朝中大臣相互猜忌敵對,以至於整個朝堂烏煙瘴氣,本貝勒他日若能登頂,必定要一改這些風氣。”
聽十七貝勒這樣說,柳舟淺淺笑了笑,他自然相信十七貝勒會這樣做,隻是世上的事情,遠比想象的要來的困難的多。
----------------------------------------------
時間慢慢,在林書的幫助下,尹善帶領的兵馬很快將福建海域的海盜給肅清了;在此途中尹善心中雖有不忿,可為了避免柳舟在兩江之地動搖他的根基,還是十分的盡力。
當海盜除盡的時候,已是冬末時節,這個時候的福建溫度並不是很低,不見冬雪,隻有幾場不大不小的雨落下。
十七貝勒永璘是過慣了有雪的冬天的,因此對於福建的天下並不怎麼適應,可他們並沒有回京的意思,如今的京城幾大勢力正在惡鬥,他若回去,少不得被乾隆皇帝封為親王,如此一來,他的崛起必將引起其他各方勢力的忌憚,而他如今的勢力尚弱,還不是跟朝中幾大勢力攤牌的時候。
時風微寒,十七貝勒見福建的事情已經解決完,於是來找柳舟。
他來找柳舟的時候,柳舟正在與林書交談,再過幾天他們就要離開福建了,那麼有些事情柳舟必須跟林書說清楚,如今整個海域的海盜都被解決,林書在三裏島的兄弟就是最大的勢力,柳舟相信以林書的聰明不可能會再做出出爾反爾的事情來,那麼有一些事情,柳舟少不得要交代一下,比如說如何加強三裏島的防範,與那些外商如何建立關係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柳舟要保證林書他們這些人不會做出反叛的事情來,所以柳舟要求林書,三裏島上的人數不能增加太多,隻能控製在二百人以內,若是讓柳舟知道三裏島上的人多了,他必定不饒。
當然,他並不介意林書將家眷送往大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