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威 (六 下下)(2 / 3)

聞聽此言,賈昌又是失望,又是佩服,臉上的表情好生古怪。盯著王洵看了好一陣兒,忽然踮起腳尖,朝王洵肩膀上狠狠拍了一記。拍完之後,看看自己手心,覺得甚不過癮,又跳起來拍了一下,然後才笑著說道:“夠種!賈某算是服了你了,全天底下,沒有比你王明允膽子更大,更夠種的。算你運氣好,孫孝哲手中也隻有兩萬五千兵卒,因為不放心長安城內的情況,這回隻帶了一萬五千多來。否則,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他來多少人,這場仗王某都得打。否則,周圍這些個郡縣,肯定得立刻投了叛賊!”王洵點點頭,把自己的窘迫情況合盤托出。

他隻有一個安西采訪使的名分,無論把手伸得再長,也管不到京畿道的郡縣。之前能確保周圍郡縣給自己提供糧草兵源,完全憑的是武力威脅。若是敵軍來了自己連迎戰的勇氣都沒有,肯定會立刻被各郡縣拋棄。

另外一個促使他不得不在沒任何把握情況下也挺身迎戰的原因是,安西軍目前的軍心非常不很穩定。完全靠語言和仇恨激勵起來的士氣不會長久,完全靠往日積威凝聚在一起的隊伍也不牢固。他需要展示實力,讓大夥看到希望。特別是對於藥刹水一眾諸侯,王洵必須讓他們看到追隨自己的好處,遠遠高於現在就棄自己而去所帶來的風險。隻有這樣,才能令諸侯們不敢對自己的命令陽奉陰違。

賈昌是個聰明人,有些事情一點就透。想了想,非常理解地說道:“領軍打仗的事情,我不太懂。但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孫孝哲對麾下將士的控製能力很差。特別是那些部族頭領,如阿史那從禮等人,對孫孝哲早有不滿。以前孫孝哲靠著手中的曳落河與幽燕精銳,勉強還能壓製住他們。今天這一仗,曳落河和幽燕精銳被你斬殺過半兒,回到京師後,他們肯定不願再唯孫孝哲馬首是瞻!”

這個情報倒是非常及時,令王洵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正欲追問其中細節,又聽賈昌壓低了聲音補充道:“我最近一段時間,跟阿史那從禮走動很多。他見我是個小個子,所以也不怎麼防備我。聽他的口氣,早就不想跟著孫孝哲混了。其餘幾個部族頭領,心裏麵打的主意也都差不多。他們當初之所以起兵給安祿山助陣,圖的就是到中原來撈一票。如今幾乎每個部族武士都賺了個盆滿缽圓,再繼續替叛軍賣命就得不償失了。畢竟他們這些部落人口甚少,即便在中原裂土封茅,也沒力氣掌控太大的地方!”

“你是說,你打算分化瓦解他們?”從賈昌的介紹中,王洵迅速得出結論。“所以你要求我擺出隨時準備收複長安的姿態,逼著阿史那從禮與孫孝哲決裂!”

“沒那麼簡單,但是也差不離。你在城外製造的壓力越大,我越容易上下其手。至於你目前兵力不足的問題,賈某倒是有個主意,隻是不知道管不管用?”

“說出來看!”王洵高興地請求。他麾下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賈昌這種擅長玩陰謀詭計的人才,如果不是對方一直要求返回長安,真恨不得將其留在身邊,隨時求教。

“光把民壯關在軍營中訓練,肯定不是辦法。第一效果未必太好,第二也解決不了你的燃眉之急。你不如將他們單獨立為一府,每次出戰,都帶一部分隨軍見見世麵。也不用他們跟曳落河這種精銳硬拚,以下駟對下駟即可。比如對付京畿道已經投靠叛軍的那些郡縣,你就可以讓老兵帶著新兵一起去打。反正那些郡縣裏的守軍,也是臨時拉起來的。戰鬥力還未必比你手中的民壯強!”

“有幾個地方,最適合你拿來給新兵練手!”賈昌隨手撿了根斷矛,在地上比比畫畫。“像長安西麵和北麵的幾個郡縣,雲陽、武功、三原、還有稍稍靠南一點的鄠縣,孫孝哲根本沒來得及分兵駐守。經曆這場大敗之後,更是沒力氣照管他們。你隻要稍稍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將其拿下來。孫孝哲如果派兵來爭,人數少的話,你就可以一口吞下。若是他敢傾巢而出,哼哼.....,再於野戰中輸給你一次,他就沒士兵來守禦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