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第一條,大夥勉強還能理解。畢竟臥佛寺原本的規模就沒多大,隨便來一個人都能住進去,光是每天產生的五穀輪回之物,就得把仙人給活活熏死。但對於後麵兩條,則非常地無法理解。眼下時令雖然已經是春天,可山裏的風依舊銳利得如同剪刀,你讓大夥露宿在外,不是要把人生生吹出毛病來麼?況且大夥既然稱你一聲“神仙”,自然是想廣傳你的名頭。你連名字姓氏都不準問,不是連大夥報恩的機會都不想給麼?
但無論門外的人如何不滿,門裏的道士,都我行我素。並且,他們也的確有我行我素的本錢。某幾個急於拜入山門的壯漢守不住心性,試圖聯袂硬闖。居然被門口的掃地道士,直接用掃帚打了個落花流水。而那名道士看年齡,足足有七八十歲,白胡子從下巴頦直接垂到膝蓋處,哪怕是提著掃帚滿山追殺“潰兵”,都飄然絕塵,一絲不亂。
連一個掃地的道士,都能將五個壯漢打得滿地找牙,那些親傳、嫡傳弟子,豈不更是了得?至於神仙觀主,雖然到目前為止,僅有幾個身患重病的人曾經看到過他的真容,但是他既然能從閻王爺手裏搶人,又怎麼可能不是法力無邊?(注2)
“這等大能門下,估計考驗也多,規矩也大,我等肉眼凡胎,恐怕很難被列入門牆!”硬闖山門者被打了個頭破血流,循規蹈矩等著被“仙家”看中者,每天卻隻能學到簡單的拳腳功夫。慢慢的,前來拜師學藝的人中,就有人受不了風餐露宿的苦楚,主動掉頭而去。
但也有少數幾個心性堅韌者,不顧一切留了下來,在道觀門前結廬而居。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神仙不是不收弟子,而是要考驗大夥的是否心誠。不信你看,這兩天主動出來幫忙施藥的道士裏頭,怎麼又多出來了一個白白淨淨的小胖子?就那笨手笨腳模樣,一看便知道是剛剛被神仙收入門下的,時間隻會比大夥晚,不可能比大夥早。不信,你再看他身邊跟著那個小道姑,分明是塵劫未了,舊情難舍追過來的。若是已經修道多年,四目相對時,又怎麼可能流露出那麼多的癡纏?
1:唐末到後周時期,石州緊鄰定難軍。而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本為部族首領,因為替唐朝鎮壓黃巢起義受封,並賜姓為李。此後一直到宋初,拓跋(李)家都采取悶聲發大財的方式向四下擴張,表麵上,卻接受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大宋五個朝代的冊封。直到1038年,李元昊正式宣布自立,國號大夏。
注2:陳摶一生四處遊曆,曾經在呂梁山中部的鳳山隱居,所以宋初,有人在該地建立了天貞觀,來傳承其香火。陳摶弟子眾多,除了最後安葬他的賈德升之外,還有親傳弟子若幹。其中在民間傳說裏留下名號的有幾個。火龍先生(無名,亦說姓鄭),傳劍術,比陳摶還要長壽,張三豐稱其為師。種放,傳先天圖,後傳給了邵雍。後世道家隱修各派,通常都自稱傳自陳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