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學習機會。成功固然可喜,但失敗中才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我們身上的弱點。
失敗也是磨練意誌、培養堅強品質的寶貴時機。人的惰性使我們逃避風浪,遠離挫折,結果,在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我們往往因缺乏錘煉而敗下陣來,而失敗則為我們提供了鍛煉意誌的寶貴時機。
失敗交給我們選擇權,一位評論家如此看待艾柯卡和福特家族的恩恩怨怨。福特開除了艾柯卡,同時也造就了艾柯卡,否則的話,他會因在福特總經理寶座上坐得太久而腐爛。確實,如果不是這次失敗,艾柯卡最多隻是以一位優秀管理者的身份載人史冊,而不是作為“美國最出色的企業家”。
因此,失敗不可怕,失敗之後不能將自己的經驗升華,使它在你生命中不具有新的價值,這才是最可怕的。
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塑造自己,包括四個階段:
(1)找出失敗原因
美國學者海厄特將失敗的原因分為九大類,以此為基本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自己。
(1)缺乏交壓才能。許多人因為“辦公室政治”而失敗,當抱怨自己被人“暗算”時,你應該認真地反省一下,你是否缺乏交際才能,交際才能包括“待人不要淡漠”、“善於聽取話中之話”、“善於提出和接受批評”、“情緒要穩定”。
(2)不吻合。最大的成功要求個人的能力、個性、風格和價值觀與工作環境的文化相吻合,由於個性、價值觀念而影響事業的情況不勝枚舉。“不吻合”可大體分為三種:“環境不吻合”、“價值係統不吻合”、“合作者不吻合”。
(3)不敢全力以赴。有人害怕失敗,失敗的陰影總是籠罩著他們,所以從不舍身冒險,其實這樣反而增大失敗的可能性。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要想成功,心目中首先要有一個成功的自己,這個內心形像能激勵你去闖自己的路。
(4)壞運氣。不能否認,厄運降臨,有時確實沒有任何理由的,隻要你不把這一條作為自己失敗的借口。
(5)自毀行為。許多人明知自己的某種表現會導致失敗,卻控製不住自己,一犯再犯。表麵上看,這種行為隻是一個人的“壞習慣”,而在多數情況下,自毀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一些心理因素:他們害怕為成功而努力,想以“自毀”作為退卻的借口,消滅自毀行為首先要認識它,正視它的心理動機。
(6)過於分散,難以集中。這是很多聰明人致命的弱點,他們大起大落,幹了許多事,結果一件沒幹好。這也是冒險家的常犯毛病,他們一旦成功後,就以為自己可以點石成金,往往不作準備,盲目出擊,招致失敗。
(7)性別歧視,年齡歧視。性別、年齡歧視往往是失敗的原因,而且作為犧牲品,個人往往無能為力。但是,你可以認識、預見這個問題,主動采取措施避免它。
(8)管理不善。人們都是從一個具體環節開始他們的事業的,但是,取得成就的人最終會升到一個需要管理別人的位置,關鍵是要能及時認識到這種轉變。或者拒絕它,請別人代為管理,或者進行學習,了解該如何管理他人。因此而失敗的人大多數是沒有及時調整自己,仍然用習慣了的技術工作的方式進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