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一定要擁有成功的素質(3)(3 / 3)

當然,攀登者也是人。有些時候,他們也會感到厭倦或擔心攀登。他們可能會懷疑或者感到孤獨、受到傷害。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提出了疑問,有些懷疑自己的挑戰。有時,你會看到他們與半途而廢者混在一起。然而他們之間不同的是,攀登者正在積蓄力量,等待重新恢複活力,並將開始新的攀登,而半途而廢者是不會再去攀登的,他們希望自己就呆在這兒。對攀登者來說營地就隻是一個營地,而對半途而廢者來說,營地則是溫暖的家。

與半途而廢者和放棄者不同的是,攀登者擁抱挑戰,與他們的生活緊緊相連的是一種緊迫意識。他們自我鼓勵,具有很高的精神動力,並且努力奮鬥以獲得生命的極致。可以說,攀登者就是行為的催化劑,他們總是讓事情得以發生。

攀登者總具有遠見卓識。他們常常能夠鼓舞人心。這樣,他們也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甘地——這位用自己不懈的大無畏的奮鬥精神使印度獲得獨立的印度的精神領袖——就是一個不懈的攀登者,他的事跡持續不斷地鼓舞著這個世界。

諾特拉·丹蒙足球隊的教練勞·荷爾茲有一段精彩的傳奇,他是從來都不能容忍借口和不行動的。荷爾茲在少年時很窮,也很淒慘,並且患有嚴重的結巴,他非常害怕在公共場所講話,以致到了不敢去上口語課的程度。

一天,他找到了給自己確定人生目標的力量(他學會了這種力量),他為自己確定了107個目標,其中包括有:與美國總統進餐、漂流蛇河、會見波普、跳傘中盡量延長張傘的時間、作諾特·丹蒙隊的教練、得年度冠軍和錦標賽冠軍等等。後來,荷爾茲終於一項一項地完成了他的大部分目標。他獲得了聲譽,他創造了自己的能力,他可以自由地用語言表達他想要表達的一切,並不斷去贏得勝利。荷爾茲不僅戰勝了對自己不利的逆境,還戰勝了許多我們認為或許不可能戰勝的東西。

你能聽到攀登者像荷爾茲那樣說“立即幹”、“做得最好”、“盡你全力”、“不退縮”、“我們能產生什麼”、“總有辦法”、“問題不在於假設,而在於它究竟怎樣”、“沒有做並不意味著不能做”、“讓我們幹”、“現在就行動”。這些就是攀登者熱愛的語言。他們是真正的行動者,他們總是要求行動,追求行動的結果,他們的語言恰恰反映了他們追求的方向。

勇於承受百倍於常人的壓力

要想發財,你必須付出百倍於常人的代價,必須承受百倍於常人的壓力。尤其在起步階段,你無法不麵對一個又一個挫折和失敗。但你唯一所能想的是,如何突破逆境?如何東山再起?而決不是放棄!

“上帝賦予的才智雖有高低,但隻用來衡量人類的尺度卻是極公平的,那就是:付出多大的努力,必有多大的收獲;有信心、有毅力的人,必有所成。”

當毫無電學常識的摩爾斯,以二年艱困的歲月完成電報的發明時,一位國會議員在通過對他的補助撥款之後,發了這幾句感慨之言。這幾句話應該是所有想白手起家者的座右銘。

“如果你沒有過人的才能,如果你沒有發展事業所必需的資金;如果你隻是一個靠做工糊口的普通工人,那你想創業,過更好生活的話,你憑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