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相信自我把握成功(3)(2 / 3)

相信自己能贏,就一定能贏!這就是約翰遜僅經過短短的4個賽季就把一支失魂落魄的橄欖球隊塑造為全美超級杯冠軍隊的秘訣。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目標,實現心願。不論你的願望是什麼,隻要你目標明確地想幹成什麼事,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大腦和神經係統就會源源不斷地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驅使你自覺地甚至是無意識地向著追求目標、實現願望的方向運動。所以,我們可以相信。堅持心理上的積極的自我暗示,就會使自己變得自信主動,有牛氣、有活力、有創造性。

相信自己把握自己

樂觀使人堅強,悲觀使人懦弱。

阿蘭·洛依·麥克金尼斯說過,“他們意識到他們生活的世界並不完美,友愛可能遭受冷落,無辜的人會受到傷害。”按照他的說法,這一類樂觀主義者,他們作為一個群體有一些自身的特征,這表現為:

第一,他們處變不驚,充分預計到困難的存在,隨時願意去解決各種難題和挑戰。

第二,解決問題的願望。事實上,如果他們不能找到一個完美、沒有缺陷的答案,也願意接受權宜之計。他們從不害怕新事物。

第三,把握未來。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不願做聽天由命的人。他們熱情洋溢,認為凡是自己希望的事情,他們都能夠做到。

第四,能夠擺脫自己的陰暗思想。他們不會遭遇了一件不幸,立刻就把它上升到一種普遍的意義。

第五,一種“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心態。即使環境極其險惡,他們也從容不迫,總能找到讓自己高興的東西,有時甚至隻是一杯咖啡也能玩味半天。

第六,先幻想自己的成功。悲觀者總是把視線集中到不幸之上,而他們腦海裏想到的都是一些快樂的事情。他們關注現實,但從不放棄希望。

第七,接受非人力所及的一切。他們知道生活並不可能總是按我們預想的展開,相反,它有自身的規則,按照自身的軌道運行。人與人的不同隻在於他們處理方式的差別。

第八,總是微笑著麵對生活。他們每天都會有一個好的開始,鍛煉或者思考;他們常常開懷大笑;無論環境怎麼險惡,他們總是不忘在某些特殊的場合慶祝一番;通常他們都喜愛音樂。

第九,相信自己可以永無止境地追求進步。隨著年歲增長,他們所關注的並不是自己身體機能的衰退,而是自己越來越豐富的經曆,他們把這看成一筆財富。而且,他們仍然學習各種新的技能。

第十,他們是常為新的。他們會經常往自己的交際圈子裏注入活力,在自己的生活中推進一種愛的關係。他們注意自己精神的發展。

第十一,會生氣,但從不懷恨。他們對日常生活中各種有害的關係非常留意,注意克服;他們接受人的天性,能夠容忍自身和他人身上的缺點、錯誤。

第十二,願意和同伴分享喜悅。對於那些不停在抱怨生活的人,他們非常友善地傾聽,但並不受他們影響。他們也會表達自己一些不好的情緒,但從不被自己的這種心情所累,很容易就轉換到其他話題上。

悲觀的人還沒起步就已經失敗了一半,而一個樂觀的人在開始一項行動的時候,因為他的心態十分健康,所以戰鬥還沒有開始他就已經勝了一半,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半。對於流行的觀念,樂觀的人或許並不理解,或許理解了也不能同意,但他確實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隻有正確、美好的東西才會真正流行。

生活的態度對生活本身會有重大的影響。態度如何,比事實上發生了什麼更加重要,比過去的經曆、比所受的教育、比我們賺的錢、比周圍的環境、比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比其他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都更加重要,也比外表、天賦或者技能更重要。可以說,一家公司、一座教堂、一個家庭的成敗就在於此。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我們自己每天的態度,我們有選擇的權力。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改變事實,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我們人力能夠改變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我們能把握的,那就是我們的態度。我相信,生活的10%是由發生了什麼構成的,而其餘的90%是由我們的反應決定的。對我是這樣,對你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態度。

你可以先嚐試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的各種願望和要求上。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所希望的一切都已經實現,那會是什麼樣子;因為你需要讓自己的心靈去感覺,你未來所希望的是一種什麼生活。然後,努力讓自己的舉動向理想中的狀態看齊,就好像那一切已經存在一樣,把所有的疑慮、所有的阻止自己行動的思想都拋到腦後,自己的行為,應該就像理想已經實現的時候一樣。如果你渴望的是快樂,那麼,就讓自己的舉止表現出快樂的痕跡;如果你希望的是自信,那麼,就讓自己表現出信心;如果是渴望健康,就去做會帶給你健康的事情,同時,心裏要經常揣著健康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