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晚年阿薩·坎德勒(2 / 2)

我們不禁要把阿薩·坎德勒的一生看做是一出道德劇,把他比作威利·洛曼一類的人物,擋不住功名利祿的誘惑,煩惱不安因此相隨而生,甚至在他的事業達到輝煌鼎盛之時也無二致。由於缺乏信心,他拚命地尋找最基本的信仰,並最終在美國資本主義、衛理公會教徒的上帝、理想化的婦女和人類的福音飲料可口可樂中發現了它們。沒有阿薩·坎德勒,可口可樂不會成為世界上廣告做得最好的產品,也不會銷往全美國。他渴望不朽,並最終在他的飲料裏如願以償了。

阿薩·坎德勒希望能活著看到他的孩子們創下偉大的事業,可他們卻因專橫、凡事絕對化的父親、輕鬆到手的財富和多災多難的命運而飽受磨難。小阿薩,也就是巴迪,是一個酒鬼,他在自家前院經營公共的遊泳池、洗衣店和動物園。他給自己的四頭大象分別取名為可卡、可樂、清新、可口,還曾因為他飼養的一隻狒狒爬過柵欄吃掉鄰居錢包裏的60美元而被起訴。阿薩的另一個兒子沃爾特卷入了一場聲名狼藉的訴訟案件,因為淩晨三點他在一艘豪華遊輪上欲強奸有夫之婦時被當場捉住。還有個兒子威廉,他建造了一流的亞特蘭大比爾特莫爾旅館,卻在佐治亞州南部開車時撞上一頭迷路的母牛而身亡。阿薩的女兒露西·坎德勒的第二任丈夫海因茨死於一起血腥的謀殺案,一個黑人盜賊因此被監禁,但謠言傳說殺害海因茨的凶手是他們的某個親戚。

隻有長子霍華德·坎德勒似乎總是符合父親的期望。然而,站在霍華德的角度看,他卻恨透了阿薩。作為公司的總裁,霍華德批準了把公司的秘方賣給伍德拉夫辛迪加的提議,盡管他知道這件事會要了父親的命。霍華德的內心充滿了罪過、羞愧、熱愛和壓抑等複雜情感,正是在這些複雜的情緒狀態下,他寫了一本關於父親的傳記。表麵上看,這本傳記盡用一些令人厭惡的奉承話來刻畫阿薩·坎德勒,卻對其違背誓言的那次起訴以及失敗的第二次婚姻隻字未提。但是,霍華德巧妙地在字裏行間設法報複了他那位專製的父親,令他的形象經常被損壞,特別是在弗蘭克小馬這則故事裏尤其突出:

很多次,上完馬具、備妥馬和四輪車以後,父親在座位上坐好,拉著馬背上的韁繩,吆喝著馬駒前進。然而,他沒有辦法讓馬駒弗蘭克往前走,弗蘭克最多隻是撒開四蹄蹲下來,渾身顫抖。這個時候,父親會卸下馬具,右手順勢抓住馬嚼子旁邊的繩子,氣急敗壞地用左手拿起一根長長的柳條,狠狠地鞭打弗蘭克,並用他尖銳而激動的嗓音訓誡弗蘭克聽從他的指揮——但這一切都沒有用。

在霍華德·坎德勒的內心深處一定很渴望經常都可以像弗蘭克一樣反抗父親的命令,在人獸之戰中,他的同情心傾向於哪邊再清楚不過了。然而無論怎樣不滿,霍華德總是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掩飾得很好。1919年伍德拉夫接管公司之後,薩姆·多布斯當上了總裁,他對此並不抱怨。第二年,當瓶裝商發起反對新主人運動時,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可口可樂人。

當然,從阿薩·坎德勒閉上眼睛的那一刻起,他從此以後再也不必焦慮、悔恨和煩悶了,是非功過隻待後人評說了。死,總是英雄們共同的道路。雖然阿薩離開了人們,但是他開創的可口可樂王國在別人的手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繼承和發揚。每個人都感謝他,尊稱他為“可口可樂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