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馬術(2 / 2)

此外,馬戲也是當時百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馬戲的表演驚險絕倫,在漢畫像石、畫像磚以及壁畫、漆畫當中曾經留有下了無數著名藝術家對當時馬戲的精妙刻畫。在山東沂南出土的大型百戲壁畫當中有一個畫麵,是小孩在進行馬戲表演,非常驚險。

唐代的重馬之風更甚。《山堂考察。論馬》認為:馬是“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行,而兵所以恃以取勝也”。唐太宗李世民騎術精湛,多次征戰南北,衝鋒陷陣,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唐代的軍隊馬術訓練非常嚴格,有一種“透劍門伎”,表演者縱馬從利刃林立的門中急馳而過,而不傷分毫,令人驚歎。

到了明清,騎術表演除了民間,還作為軍隊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清宮畫家郎士寧曾經描繪了一幅反映清軍進行馬術訓練的《馬術圖》,表現了清軍在馬術訓練當中的各種動作、各種方式,非常引人入勝。

新中國成立以後馬術運動得到重視。上個世紀50年代末,國家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馬術運動。1979年中國馬術協會成立,1982年加入國際馬術聯合會,1983年起恢複了全國性馬術競賽活動和奧運會三項賽(盛裝舞步賽、超越障礙賽和三日賽)及民間民族馬術運動。

1900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舉行了首次國際馬術比賽。有賽馬、越寬障礙和越高障礙三項。12年後,第五屆奧運會再次舉行了馬術比賽。項目增加到5個,有賽馬(個人和團體)、軍官式騎術(個人和團體)和盛裝舞步個人騎術。從此,馬術成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後又幾經變化,到第九屆奧運會上,比賽項目才正式確定下來,一直沿襲至今。現代奧運會的馬術比賽項目確定為盛裝舞步騎術、三日賽和障礙賽,有團體賽和個人賽之分。1921年,國際馬術聯合會宣告成立,並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正式承認,目前其成員已達70多個國家。

世界上第一次馬術比賽舉辦於公元前648年的希臘。公元前648年,在希臘舉行的第3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就有馬術比賽,羅馬大帝塞佛留將馬術比賽傳入英國,該賽是舉辦最早並延續至今的馬術比賽。

根據考證,在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所舉行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有四駕馬車競技,在此前雙駕馬車競賽早已流行,而四駕馬車競賽出現後的40多年,賽馬才改由騎手駕馭進行。大約在16世紀,阿拉伯馬傳入歐洲大陸,賽馬運動也隨之興盛,中世紀的古羅馬、古希臘騎士精神蔚然成風,成為歐洲貴族們追求的時尚,騎馬、賽馬作為騎士的七技之一而被貴族們大加炫耀。由於最初的玩家們都是貴族,因而馬術運動也被稱為“王者的運動”,直到18世紀末,馬術才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體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