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射箭活動,在民間十分普及。如以練武習射為主的“弓箭社”,在當時的河北一帶就有近600個,弓箭手3萬多人。據《夢梁錄》所記,南宋時的臨安(今浙江杭州)民間射箭組織“射弓踏弩社”及“射水弩社”,對入社者的要求是“武藝精熟,射放嫻習”,這可能就是當時民間射箭的專業運動員組織。與此相適應,政府為推廣射箭活動,於元豐二年(1079年)頒布了“教法格並圖像”,對步射執弓、發矢,馬射等射術,均有文字說明和圖解,與近代的“操典”極其類似。
遼、金、元統治下的北方少數民族,騎馬射箭是他們生存的基本技能,如契丹族的射木兔、女真族的射柳、蒙古族的射狗草等習俗。這些射箭比賽都要求有很高的技巧,反映了北方少數民族對射箭的重視。
滿族自謂以“騎射立國”,所以清代的射箭活動也十分盛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將“木蘭秋圍”定為恒製,把承德作為專門射獵場所。這更促進了習射風氣的盛行。當時流行的娛樂射法有“射月子”、“射鵠子”、“射捆”等,並都有較高的技巧要求。這表明此類射箭活動已逐漸脫離軍事而具有明顯的娛樂性,屬於體育活動的範疇了。以後很長時間,弓箭又是用於戰爭的武器之一,清末,現代火器逐漸普及,射箭的軍事意義逐漸消失,演變為純粹的體育項目。我國現代的射箭運動,是繼承古代傳統、吸收近代世界射箭技術而發展起來的。
射箭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極為盛行,據曆史記載,歐洲射箭首次比賽於中世紀在瑞士舉行,瑞士的民族英雄威廉。退爾是射箭能手。
現代射箭運動始於英國,而自1673年起,在英格蘭約克郡舉行的方斯科頓銀箭賽一直延續至今。16世紀出現了三種射箭的運動形式:第一種是對靶射箭,第二種是地靶射箭,第三種是漫遊射箭。
1673年英國成立皇家射箭協會,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組織,同時也是第一個接納女子為會員的協會。同年,英格蘭約克郡開始舉行方斯科頓銀箭賽,一直延續至今。18世紀初,射箭傳入美國,1828年成立費城射箭聯合會。1844年舉辦第1屆全英射箭錦標賽。1861年英國射箭協會成立,統一競賽規程。1879年成立全美射箭協會,同年在芝加哥舉行第1屆全美射箭比賽。
目前,三項重要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世界室外射箭錦標賽,世界室內射箭錦標賽以及世界野外射箭錦標賽。
1900年和1904年,射箭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190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射箭運動曾在1900年至1920年間光顧過奧運會幾次,但隨後就消失了50多年,直到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它才重新回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之後,射箭就一直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目前,除奧運會射箭比賽外,重要的國際射箭比賽還有世界射箭錦標賽,世界室外射箭錦標賽,以及國際野外射箭錦標賽。
射箭在現代奧運會上經曆了曲折的發展。在第2、第3、第4、第7屆奧運會設有射箭比賽,由於射箭項目沒有統一的競賽規則,第7屆奧運會後,射箭項目被取消。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是在1931年正式成立國際射箭聯合會(簡稱國際箭聯),國際箭聯製定了國際箭聯輪賽規則。直到1972年,國際奧委會才將優雅、古老和傳統的射箭運動正式列入奧林匹克比賽大綱。男、女團體均於1988年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自從射箭項目再次進入奧運會後,男子比賽一直由美國人占據優勢,女子比賽則是韓國選手一枝獨秀。中國女隊在射箭比賽中也具備一定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