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四”時而動(3 / 3)

中老年人的鍛煉要“留有餘地”。秋冬季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明顯提高,本身有高血壓的病人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要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的障礙。所以鍛煉前最好能在晨起時喝杯白開水,以衝淡血液。運動方式更要選擇舒緩的,免得在鍛煉中發生意外。

調整飲食增強體力

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都會食欲大振,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所以,在秋季既要多吃有營養的東西,增強體力,另一方麵也要小心體重增加,尤其是本身就肥胖的人。注意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不吃重油膩味的食物,免得加重腸胃負擔,還會使體溫、血糖上升,使人萎靡不振,產生疲憊感。

四、冬季

冬日運動是對付寒冷的積極措施,但應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於藏伏之中,所以運動鍛煉中要注意精神內守,避免陰精陽氣外泄。

熱身充分

冬季天氣冷,血管收縮,肌肉和韌帶也比較緊,這時猛一發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甚至骨折。所以冬季健身時,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使肌肉、關節活動開,使體內器官進入狀態。具體做法,可以通過慢跑、徒手操、上下跳動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至微微出汗後,再投身到健身運動中。

注意保暖

冬季到戶外鍛煉要避免著涼,適當穿得暖和些,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風太大,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太厚、太臃腫,以免妨礙正常的運動,加重身體的負擔,乃至出汗太多,反而招致感冒。在運動中間休息時,切記穿上外套,不可任風寒乘毛孔張大之時侵入體內。冬季最好在陽光下運動。

呼吸得當

在進行長跑等運動時,容易將冷空氣吞咽進胃腸道,從而引起胃腸痙攣性劇痛或腹脹。因此,運動時要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的呼吸方法,不宜張口呼吸、嚼口香糖、說笑打鬧等,以免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咳嗽。另外,不要在汽車頻繁來往的路邊活動,因為汽車在行駛時會帶起很大的灰塵也會排出廢氣,人吸入體內容易促成急性或慢性病症發生。

有氧為主

冬季氣候寒冷,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甚至造成運動傷害,所以,健身時一定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避免那些劇烈撞擊的運動。具體項目根據年齡來選擇:年輕人可以安排跑步等高衝擊有氧運動,這樣可消耗更多熱量;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爬樓梯等低衝擊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可安排散步、瑜伽、太極拳等溫和的項目。

把握強度

年輕人冬季鍛煉可以適當加大運動量,時間可以長一些,比如跑步,可以比春夏季多10-15分鍾。中年人身體狀況一般都處於下降趨勢,不要因為工作忙就不健身了,要按冬季健身計劃中規定的量來活動。冬季製定好健身計劃後,要達到最好的健身效果,關鍵還在於堅持,不能因為天氣冷就輕易放棄。運動強度並不是最重要的,有規律才是最重要的。

吃喝講究

冬季運動前後應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如麵食、燕麥片、紅薯、土豆、雞肉、雞蛋、瘦肉、魚肉、豆製品等,水果和蔬菜也應適量。在進行劇烈體育運動前應少吃芹菜、韭菜、大豆、扁豆、甘薯等纖維及氧化酶含量高的食物,以避免運動時發生腹脹。

調整時間

冬天年輕人新陳代早上或中午能恢複快,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建議這類人可以將運動時間定為早上7:00至9:00,中午12:00至14:00之間。而中年人,由於適應能力較差,建議以提高心肺功能訓練為主,鍛煉時間最好在18:00至20:0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