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會工程本質上是建構性的
社會工程是一個建構的過程,把一個原來沒有的事物創造出來,是一個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過程。社會工程是人們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對象設計構思出藍圖,再通過過程設計將藍圖化為現實;是一個合規律、合目的的建構性實踐活動。這種建構性認識的基本特點在於要創造一個新的社會事物,而且對這個社會事物的理念建構在先,具體做法隨後。社會工程思維的過程性特點是社會問題意識明確,主體建構的主觀能動性強,想方設法運用科學規律和經驗知識,建構實驗模型分析社會問題,本質上是一種模式創新思維。它有如下幾個重要環節:
第一,界定社會工程問題。通過對社會問題的評價分析,提出社會工程問題。社會工程問題是引起社會問題的問題,即社會規則係統中的問題,一般的社會問題是社會規則係統問題的表現。
第二,社會理念構思。通過綜合分析形成新的理念。通過對舊的社會關係的反思、評價,提出一個新的社會關係形式,它是新的社會存在物的預先設想的原則。
第三,從社會理念轉變為規劃。通過對象設計和過程設計把工程理念融入未來規劃。
第四,從規劃轉變為模型分析。這是實現設計目標的過程。通過綜合模型使藍圖具體化,進一步論證規劃。
第五,現實化操作過程,即應用新的社會規則替代舊的社會規則,解決社會問題,實現人的真實需求,也就是用新的社會關係替換原有舊的社會關係形式,推動社會改革和社會發展。
3.社會工程具有選擇性
在解決具體社會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方案的選擇是在有限可能性空間內活動,而製約可能性的最大變量是理論規範,開拓可能性的最大變量是理論變革。所以社會工程方案的確定總是和理論創新聯係在一起,好的政策和科學的理論總是密切的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