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喊:“小孟,看那不是小段嗎?”
小孟到窗前一看果然是小段:“是,是小段。”
小孟和老李三步並作兩步,上去薅著衣領子把小段扯進了連發公司。
一進屋我還沒說話呢,小段倒故作鎮靜地向我走來了,說:“你好杜總,我這半年多出國了,走的匆忙沒來得及告訴你,今年生意怎麼樣?”
我答非所問:“小段,你還欠我們公司7000多元錢呢,怎麼半年都不見上了?想賴賬啊?”
“7000元錢還值得賴賬,我這不剛回來嗎?”
“那你今天把賬還了吧?”
“今天我兜裏沒帶錢。”
“出國剛回來,兜裏就沒錢?你別給我裝蒜,也憋裝三孫子,今天你不給錢也行,我也不要了,老李,把咱們店裏的小夥子全叫出來,給我揍,打他個滿地找牙,咱這7000元錢也不要了。”
老李、小孟、大孫說上就上,一個扭胳膊,一個掰大腿,一個摟脖子,說時遲那時快,我要是一聲令下,小段非滿地找牙不可。說時遲那時快,小段一聲慘叫:“別打,我有錢。”
我說“停!”
小段說:“那就把我今晚上請我姐夫吃飯的錢先給你們吧,我姐夫是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你說我還能騙你們7000元錢?”
一聽他說他姐夫,我就來氣,什麼時候了還他媽的拿你姐夫說事?我說:“你說你姐夫是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你說他叫什麼名,那麼多副主任,哪個是你姐夫,你說,我現在就用電話把他叫來,你姐夫要是來了,我這7000元錢就給你免了,你說吧,哪個是你姐夫?你再說,那天你領老李去看的樓是你投資建設的嗎……”
我這一較真,小段癟茄子了。
我說:“看看他的身份證,看他到底是個什麼貨色?”
拿出身份證我們一看,那是姓段?這小子姓燕,上網一查,讓我們大吃一驚,原來他是一個在逃的詐騙犯。
現在人口流動異常頻繁,每一個城市都有大堆大堆的外來人口,雖然我們每天和他們打交道,大家彼此麵熟,但是真正較真的時候卻說不上他姓氏名誰、家住哪裏、在哪發財?和這種人做生意一定要學會最重要的一招:不見兔子不撒鷹。
和這些人做生意,還有一招,就是學會較真。他不是喜歡拉大旗作虎皮嗎?他說他姐夫如何如何了得,你就問他姐夫姓氏名誰?他不是說他的項目如何如何大嗎?你就問他項目叫什麼項目,哪個公司承建的,經理是誰?一問這些他準露出馬腳。
和這種人千萬不要單獨來往,說不上哪天就把你拽溝裏去。
生意經:
隻懂得一點經商的常識和規則還不夠,你必須學會掌握原則。
不向別人借錢,也不借錢給別人,尤其是不要把老板的錢當成自己的錢借給別人,借出去往往是人財兩空。
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壞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