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很多時候環境使人們的行為發生了改變,一個人的思維、行為、活動和他所處的環境是緊密相關的。
廣東一帶是中國市場經濟最發達、最成熟的地區。成熟的市場經濟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就是誠信,沒有誠信,交易費用就會居高不下,交易就無法進行,市場就會崩潰。廣東人講究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南北距離雖然非常遙遠,但是雙方既然講好了的條款,廣東人肯定是遵照條款辦理的,無論質量、期限、價格都嚴格執行合同,不騙你一分錢。正因為這樣,人們都願意和廣東人做生意,他們的商品行銷祖國各地,掙全國人民的錢。
那麼他們為什麼能夠和對方建立起互信的商業關係呢?其實這也是經過反複博弈的結果。首先,廣東人由於身處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受市場經濟思想熏陶的時間比較長,在經營過程中,人們逐漸形成了一定的慣例;其次,多年的市場經濟的磨練,人們已經習慣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則;第三,廣東地處中國的最南端,和廣東人初次接觸的費用是比較高的,所以到廣東談生意的人們一般來說都是真正的商人,是帶著誠意來的,這是經過多年的實踐得到的驗證。改革開放的初期,人們未必一開始就有那麼大的度量,敢於一下子將幾十萬的東西賒出去,但是後來經過反複的博弈,比如賒給北京人2萬元的商品,年底賬目結清了,所以第二年敢於賒給遼寧人5五萬元的貨物,再後來敢於賒給上海人10萬元的貨物……經過無數次這樣的生意之後,經過和不同人、不同生意的博弈,他們就養成了誠信經營的習慣,時間長了,他們敢於相信別人,別人也敢於相信他們,逐漸彼此就建立了互信的關係,使交易費用降到了最小的程度,一個傳真的費用代替了近1萬元的差旅費用。使社會環境進入了良性循環的境界。
市場經濟使人們麵臨一種交替關係,彼此的交易是通過貨幣與商品的交換完成的。而隨著人們通訊、交通、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交易從村落、街道、擴大到城市、外省,以至於跨越到國門之外。如果人們的交易缺乏一個固定的交易規則、交易慣例、沒有彼此的信任,交易怎麼能進行呢?
我們公司常常接到外資企業的一些小訂單,小的電子元件其價款有的隻有十多元錢,而且需要從國外采購,我們如果缺乏對國外合作夥伴的信任,乘飛機到國外采購幾個電子元件的話,這種生意根本就無從談起了。
生意經:
大生意往往就是從這些小生意開始的。
小的生意你做不來,大的生意又怎麼可能給你呢?經過無數次的博弈,雙方確立了彼此的信任,然後才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
§§第二章 生意人的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