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2 / 2)

還有一個客戶,因為公司董事會要求所有設備必須從無錫采購,因為無錫是這種設備的集散地,價格最低。為了掩人耳目,劉剛領隻好派人遠赴無錫,在無錫注冊一家企業,並派員在無錫常駐,每次詢價報價都是大連無錫之間往來,給人的感覺仿佛所有生意是與無錫做的,其實老板就在大連開發區遙控呢。你日本鬼子不是鬼嗎?咱也不傻!

好了傷疤忘了疼是人的本性,劉剛領也有這毛病。自從被他老叔坑了之後,傷口好久都沒有平複。生意做大之後,情緒好了也漸漸地忘了當年的不愉快,生意周轉不過來的時候也時常找他叔捯個短什麼的。有一次劉剛領分三次和老叔借了3萬元錢,幾個月之後,生意周轉開了馬上就還了。老叔說借條找不到了,劉剛領覺得自己叔叔也沒在意,也沒要收條。過了不久,老叔找劉剛領幫忙,說要擴大饅頭鋪生意,讓劉剛領投資3萬元。這時劉剛領想起了四年前自己在饅頭鋪的遭遇,大有杯弓蛇影的感覺,說:“我沒那麼多錢,你要想幹我可以幫你1萬元錢,送給你我也不要了,我不想和你合夥。”按說這也可以了,他老叔很不高興,竟然拿出先前劉剛領向他借錢時打的借條,把劉剛領告上了法院。原來擴大饅頭鋪不過是一個借口,人家弄好了套正等著劉剛領往裏鑽呢!劉剛領別提有多傷心了,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最後給他老叔8000元總算擺平了這件事。

還有一次,為了簽一個大單子,劉剛領一個月隻唱歌就花了十多萬,4斤重的龍蝦不知道吃了多少個,最後都達到劉剛領一看龍蝦就反胃的程度,消費最高的一次一個晚上就是8000元。一個月消費10多萬元,唱一晚上歌花銷8000元對一個大老板來說也許沒有什麼,但是對一個不到30歲的創業者來說,這種花銷的確還是需要有一定膽量的。最後,這個單子還是泡湯了,這就跟寫文章一樣,有很多精美的文章都是不經意間完成的,你想要刻意完成一個鴻篇巨製的時候,反而寫不出來了,這才怪呢!

……

一個小學二年級本科學曆、隻有29歲的八〇後,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從“傻瓜”到老板的蛻變。如今他已經擁有了兩家公司,年銷售額達到300多萬,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兩套房產,購買了3輛汽車,早就結婚了,生米早就煮成稀爛稀爛的熟飯了,孩子都有了,不計劃生育的話現在都兒女一大堆了。有人猜測他的資產有300萬,有人估計他的資產有500萬,而別人問他的時候,他卻說不知道……這年頭女不問年齡,男不問資產,問也問不出真話,你看哪個王婆說自己的瓜是苦的?

有人說劉剛領是無知者無畏,有人說劉剛領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在大學生就業如此艱難的時下,我覺得用這兩句話就概括一個有二年級文化水平的八〇後艱苦創業的過程有點過於簡單化。

為此我查閱了清華大學發布的《2007年中國創業觀察報告》,就年齡和學曆兩個方麵,報告是這麼說的:

首先,機會型創業者的年齡平均低於生存型創業。而且,年齡越大機會型創業越少,生存型創業越多。

其次,機會型創業者的受教育程度平均高於生存型創業。

城市創業者更多是機會型創業,農村創業者更多是生存性創業。

從創業年齡分布看,中國參與創業活動的主要年段是25-34歲之間,但是,男性和女性在35-44歲之間仍然積極和活躍。

從參與創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分布看,高等教育以下人員是參與創業的主體,這個性質沒有改變。但是,從過去6年的趨勢看,受到大學及以上教育的、參與創業的人數在增加,這種趨勢性的變化應該還會持續。

這報告告訴我們:城市青年、有學曆的人員由於生存壓力相對來說比較小,選擇自己創業的比較少,一般有合適的機會他們才會選擇自己創業,否則他們習慣於在慣性支配下在城市裏混生活。啃老一族、賴校一族都屬此類。

這報告還告訴我們:農村青年、無學曆人員由於生存壓力大,麵臨的機會少,所以他們常常是為了生存而選擇自主創業。

劉剛領的艱辛創業過程認證了這個報告。

§§第十二章 李世岩:當牙醫遇見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