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炕頭貓變成華南虎(1 / 2)

2003年7月,劉剛所在的商場動遷,他來到了開發區連發五交化商場。劉剛後來告訴我:“我到連發的時候庫存商品一共是18萬元,手裏一共有5萬元存款,應收款大約也有5萬元,加上一點簡單的設備,一共有30萬元資產。這就是我的全部家當了。”

2007年7月,劉剛的腰變粗了,連發公司已經裝不下他了,於是劉剛離開了連發公司,自己注冊了一家公司,叫歐亞特軸承有限公司。一共在連發公司待了整整4年,走的時候資產是多少呢?庫存商品150萬元,銀行存款30萬元,應收貨款20多萬元,兩套住宅,自用一套,出租一套,現代伊蘭特轎車一台,合計總資產達三百多萬元。僅僅4年的功夫,一隻炕頭貓變成了一隻華南虎,資產膨脹到4年前的10倍。

我想起一個故事:

有一日,毛澤東問黃炎培有何感想?

黃炎培回答:“我生六十多年,耳聞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於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同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然環境漸漸好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

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

現在劉剛的事業可以說“其興也勃焉”,但是我真的不知道這個劉邦的第N代玄孫能不能也找到一個跳出這個周期律的辦法。

在此,本人對他是否也會“其亡也忽焉”本人不予探討,隻對劉剛的事業“其興也勃焉”總結以下這麼幾條:

第一,敬業。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劉剛雖然沒有學習過《論語》

但是社會這所大學使得他懂得了這樣的道理。劉剛從一個16歲流浪兒發展到今天,他深知這一切的來之不易。因此劉剛把自己的這個小店當成自己的生命一樣,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一次我們一個朋友中午舉行結婚典禮,大家都到了,唯獨劉剛沒到。另外一個朋友給劉剛掛電話,劉剛說“我走不了,辦公室沒人。”結果,那天劉剛的份子錢拿了,婚宴卻一直沒去參加。劉剛後來和朋友們講述他的“劉氏理論”:“辦公司裏任何時候都不能離人,無論你有什麼事情,辦公室裏沒有人我是絕不會離開的。來人就是來錢,來電話就是商機,也許你在屋裏待了一上午都沒有買賣,但是也許你離開十分鍾的功夫,客人來了、電話來了,結果生意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