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大連的第3年,就在距離成寶生電動工具維修鋪不到一裏地的地方,起來一個樓盤,每平方米的價格才1700元錢,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才十幾萬元錢,一起做生意的劉剛買了一套,首付30%,才3萬多一點,按揭20年,每個月的月供才500多元錢,正好和租房的房租相當。住上10年20年的,和租房子相比那不是正好多賺了一套房子嗎?
我當時就勸成寶生和秦菊,勸他們買一套。當時他們手裏應該有了十幾萬元的積蓄,可是攥在手裏就是舍不得往外拿。也是,那時候他們的生意剛見起色,賺點錢不容易,還想著擴大再生產,所以房子雖然有需求,但是遲遲下不了購買的決心。其實秦菊是想買的,這一頭那一頭的看了不少地方,但是成寶生不太想買。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秦菊嘻嘻哈哈地說出了問題的根本:“人家成寶生在家都把9萬塊磚頭都準備好了。”
我問:“怎麼,想回家建房子?”
秦菊說:“對呀。”
“為什麼?”
“每年過年的時候不是還要回家嗎?”
“那能住幾天?一年在外邊350天,回家不過就半個多月的光景,弄一個大房子戳在那裏,時不時的還要有人去照看照看,打掃打掃,何苦呢?成本太高。依我看,你們不如省下那筆錢在這裏買一套樓房,回家過年那幾天住什麼賓館你都合賬。”
成寶生用典型的上海話說:“那磚頭怎麼辦呢?”
“現在磚頭也漲價了,就當你囤積了9萬塊磚頭,賣了不也小賺一筆嗎?”
成寶生又說:“宅基地都批好了。”
……
說這話轉眼過去了五六年,2006年全國的房價突然來了一個鯉魚跳龍門,大連開發區的房子也由兩千元左右跳升到五千元左右,三四千元一平方的房子突然就沒有了。
然而,就是這個檔口,成寶生和秦菊夫妻突然來了一個大手筆,他們在門市附近買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每平方米4800元,40多萬元一次付清。
緊接著,買完房子的年底,小兩口花16萬又買了一台別克凱越,凱越開了不到兩年的功夫,小兩口以10萬元的價格把凱越處理掉了,又買了一台深藍色的RVA-4豐田大吉普,那才叫氣派呢。
最近小兩口又開始四處轉悠開了,說想著要買一套學區房。孩子來大連的時候才3歲,轉眼已經到開發區8年了,女兒可可也由小姑娘變成了大姑娘,4年級了,說話就要上初中了。秦菊底氣十足地說:“先準備一套學區房放那,省得上初中的時候弄得措手不及。”
都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也是不好做,但是你看人家小兩口,身後背著沉重的債務,懷裏抱著3歲的孩子,不過打拚了七八年的功夫,已經擁有了幾百萬元的資產,3歲的小毛孩子也轉眼之間成了一個水靈靈的大姑娘。讓人羨慕啊。
那天,我和成寶生聊天,我問成寶生:“怎麼樣,現在什麼都有了,生意也逐步走上了正軌,不想回家了吧?”
“還想回家,那9萬塊磚頭還在那裏等著呢,明年就想把房子蓋起來,說實在的,這麼些年一直沒蓋,那是手裏沒錢。蓋起來倒不一定能住上幾天,關鍵是動遷的時候能得到一些賠償,這才是我要回去蓋房子的真正原因。”
“蓋完房子之後呢,還有什麼打算?”
蓋完房子看一看,如果生意做得好,我想回家建廠,把生意搞搞大,像現在這樣並不是我的最終目的,建個自己的工廠,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全國,那時候就是坐在家裏數錢了。
“我們呂四港鎮有兩個大的電動工具生產商,一個叫國強,另一個叫東成,產品全部出口,供不應求,咱倒不一定能建成那樣的大公司,但是回去給他們搞個配套什麼的也比現在這樣強啊。總得給自己造一個夢啊?”
“那為什麼現在不回去?”
“現在實力不行啊,等有了實力才能回去啊。”
……
南方人就是和北方人不同,他們就沒有滿足的時候。
§§第四章 培擁軍:這就是我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