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永遠不會按著你規劃好的路線圖走下去,它說不上在什麼地方拐彎,也說不上在什麼地方出現岔道,也說不準在什麼地方遇見陷阱,命運就仿佛你手裏的一個不聽使喚的手推車,這手推車隻要不倒我們唯一能做的就隻能是往前推。
所以無論命運的手推車怎麼不聽使喚,侯連斌已經下定了決心:隻要它肯向前走就行,我一定用力地把小車推向前進。
侯連斌在連發商場裏幹了一年半。
命運的手推車把他推到了他的第二個妻子麵前。
2005年侯連斌認識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某某某。某某某也是做服裝出身的,她在一家合資企業做服裝做了5年,懂得服裝加工的各個工藝流程。你看,一個懂得服裝加工的工藝流程,一個懂得服裝加工過程中的各種設備,組合到一起那就是一個服裝廠。兩個人剛認識那陣子,自然滿口談得都是服裝,仿佛經營服裝的合作夥伴——甲方和乙方。由於有共同語言,更為重要的是,這女人手裏還攢了幾個錢,而侯連斌的床底下正好還藏著15台縫紉機以及全套的服裝加工設備,兩個人正好來一個全方位的結合。
侯連斌是一個打不到的硬漢,他的妻子是一個能幹的賢妻,自從兩個人實行全方位整合之後,侯連斌的命運之車開始脫離原來的軌道,開始走上高速公路,並且在高速路上全速走向一個幸福的方向。
2005年夫妻兩個在西山再次組建了全新的服裝廠,服裝廠是新的,名字卻沿用了當年做配件時使用過的名字——連濱服裝有限公司。
2007年西山被動遷,兩個人用手裏的錢在河口村買了一畝地,自己建起了一個全新的廠房,整個車間300多平方,整齊地擺放了30多台縫紉機。地方的確有點背靜,設備還是當年那些設備,也不夠先進,但是侯連斌說了:“咱這設備的確不行,服裝不是有裏有麵嗎?咱幹不了表麵文章,咱還幹不了裏麵的文章啊?”
是的,畢竟在服裝界混了20多年了,服裝加工行業的朋友一大把,找誰還不找來點活幹?自從重新組建服裝廠以來,侯連斌就吸取了過去的教訓,不做流行服裝了,專門給別人配套,別人做表麵那點難幹的活,自己做裏麵那點比較好幹的活。侯連斌又說了:咱這買賣小,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幹這樣活省心沒有風險,活都幹不過來,我那些朋友都說了:有我幹的就有你幹的,不給誰活都得保你的活。
從2002年自己幹是算起,如今他已經摸爬滾打了8年。總算讓自己的服裝廠順順當當地運轉起來了,每天為了趕工期雖然起點早、貪點黑,但是看著自己親手建起的工廠矗立在綠色的田野裏,看著30台縫紉機馬不停蹄地在那裏飛速旋轉,看著一件一件被加工好的服裝被送出去,再累心裏也舒坦。
“據說你現在的服裝廠又要動遷了?”
“可不是嗎,我對麵已經開始動了,也許躲不過明年。”
“那明年怎麼辦?”
“我都折騰慣了,沒事,小車不倒隻管推唄……”
§§第三章 成寶生:為了9萬塊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