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正確擇業應遵守的原則(2 / 2)

然而社會並不總是為每個人都能提供如意的工作和職業,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也會發生矛盾。這時就要善於尋找個人與社會的結合點。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標的人,會喜歡所有職業,隻要這種職業能使他獲得應有的人生價值,他便會感到這種職業是神聖的,就會對自己的工作崗位發生興趣,從而幹一行,愛一行。不少職業人們剛剛接觸時可能對它毫無興趣,但隨著從業時間的延長和職業技能的提高,加之對職業意義的全麵了解,特別是在職業崗位上取得一定成績後,其職業興趣就會增強,這是由個性的可塑性所決定的。我們強調個性差異,但人不能被動地做個性的奴隸,否則就會失去適應社會的主動性,也會失掉許多成功的機會。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始終記住馬克思的一段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負重所壓倒,因為是為全人類所做的棲牲。那時我們想到的將不是二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麵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3.發展與開拓的原則

當代青年應樹立變動的、發展的擇業觀,能適時調整自己與環境的關係,使個人與社會處於一種和諧狀態。隻有這樣,個人的潛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職業結構、職業內容在不斷地變化,人的職業意識、個性特點和知識與能力結構也在不斷發展。發展的原則要求我們要破除一次選擇定終身的舊觀念,根據社會需要的變化和自身條件的發展選擇最能發揮自己潛能的職業。也就是說選擇職業不要看一時一事,應從有利於事業及自身發展來考慮。

開拓同發展密切聯係在一起。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十二億人民擺脫貧窮和落後,建設強大國家的大決戰時代。我們所麵臨的不是現代化的生活環境,而是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廣闊天地。選擇職業並不意味著給我們提供一個享受的機會,而是為我們開辟了把知識轉化為物質財富的廣闊道路。隻有勇敢地擺脫依賴國家分配的傳統就業觀念,樹立開拓意識,勇於自己選擇職業,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改革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機會,有許多職業領域等待我們去開拓、去發現。人們常說:“人跡罕到有奇觀”,如果你選擇的是“人跡罕到處”,你就找到了成功的入口處。要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道路,正是一般人不敢走的路,你走了,你得到的成就就會比別人高。

§§第六章 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