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個人理財產品的應用(2 / 2)

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變”的創新思路。在外幣產品上先後推出了利率雪球、客戶提前終止權、利率區間掛鉤等多個新品種。

在人民幣理財產品上,根據2004年10月28日央行9年來第一次調息“遺忘”了活期儲蓄存款利率的特點,率先推出智能型周周理財,填補了活期資金理財的市場空白,同時率先推出主題型理財產品,陽光理財教育計劃,這些創新產品和光大銀行原有的基金理財、信托理財等理財產品一道,構成了陽光理財獨具特色的理財套餐,為理財市場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伴隨著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營銷形式,“光大銀行。理財銀行”的市場形象成功走進江城千家萬戶,貼近老百姓的家門口。該行在媒體上開設的“陽光理財資訊窗”欄目,幫助江城百姓更加全麵地了解銀行理財;組織的“陽光理財百家社區行”營銷活動聲勢浩大……短短兩個月時間,江城百姓無論是閱讀報紙、收聽廣播、乘坐公汽還是去商場購物、戶外休閑處處都能感受到光大銀行掀起的紫色風暴。“頭頂太陽,身若錢幣,一個健康、陽光的小孩展開雙臂奔向遠方”。這個光大銀行陽光理財品牌的LOGO已經隨著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和服務走進了江城的千家萬戶。

個人理財新規出台後,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大幅提高——人民幣在5萬元以上,外幣在5000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盡管門檻提高,但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本金安全、收益較高且購買方便,成為眾多穩健型投資者的不二選擇。

投資者需注意兩點,一是選擇好購買時機,可以等大盤回調到位後再買。二是市場上各種類型的基金實在太多,普通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進行一定的基金組合,以達到提高收益、降低風險的目的。

投資個人理財產品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切記,人民幣理財產品不同於儲蓄、國債等產品,並非沒有風險,“預期收益率也並非“實際收益率”。不論哪個銀行,一般都不會承諾“保本保息”之類的最低收益或固定收益,打出的底牌往往是“預期收益率”。無論是哪一種理財產品,它的主要投資對象是

國債、央行票據和金融債券等。因此基金存在的風險,理財產品照樣存在。另一方麵,風險來自產品本身是否是合法的、產品設計上是否有缺陷。

第二切記,個人理財產品的高收益通常伴隨著高風險。據有關人士介紹,扣除各項成本後,一般一年期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2.7%—3.1%,如果銀行承諾的利率超過這個上限,投資者在購買時,就要謹慎行事了。

第三切記,在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對購買合同和協議進行認真審查。一旦發生問題,購買者有可能處於被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