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確定個人理財目標(3 / 3)

以平常心對待投資理財

在對以上9種投資產品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行動了。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清查家底,在安排完必要的固定支出費用後,我們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閑錢”可以用來投資,我們絕對不讚成用“活命錢”投資,因為這樣心態就不容易擺正。錢“閑”得程度越高,投資麵臨的風險也就越大。其次,要明確目標,是養老、孩子教育還是買房?它們需要多少錢才能實現?目標要反複多次地思考,你可以和家人一起,也可以去找銀行或其他專業人士。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每個人情況不一,可以術業有專攻。如果對某個金融品種得心應手不妨加大其比例,沒必要千人一麵,隻有一種組合。

投資重在堅持,要有平常心。不為一兩次的失敗而放棄。同時,更需要你不斷去評估調整你的理財計劃,也就是說,要把握好經濟周期和投資之間的關係。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幹”,所有投資都脫離不了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各投資品種性格不一樣,有些與經濟發展共成長,而有些卻喜歡唱對台戲。因此,不同的經濟周期投資的側重點就不太一樣,比如經濟好時,可多投成長型的股票、房地產等;不好時,側重銀行存款、債券和黃金等。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進行過有風險投資的人,首先投資基金是比較合適的。基金和銀行存款一樣方便,它是從銀行存款等無風險的投資向股票等有風險投資過渡的最好的投資品種。通過基金這個投資窗口,你可以進入投資的殿堂,學習許多投資理財的知識。隨著水平的提高,進而可以從事其他的投資,承擔的風險也可以逐步增大,到最後你就能得心應手。

確定理財目標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確定理財目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設定理財目標。

理財目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有的目標都是動態的。在不同的階段,理財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它應該有長期、中期、短期之分。在設定具體目標時,有幾個原則必須遵循:

一是要明確實現的日期;

二是要量化目標,用實際數字表示;

三是將目標實體化,假想目標已達成的情景,這樣可以加強人們想要達成的動力。

例如三種常見的理財目標:養老金儲備、教育儲備及應急儲備和其他短期目標。許多個人投資基金是出於長期理財目標,尤其是儲備養老金。據測,如果個人退休後的生活質量要與退休前相差不大,那麼其退休後收入至少應該有他退休前的稅前收入的70%—80%。如果你計劃在60歲退休,那麼你至少要準備22年的養老金,因為對60歲的人而言,平均壽命預期是82歲,而且呈上升趨勢。最理想的狀況是,個人通過多種途徑來儲備養老金,比如社會保險金、企業養老金和個人儲蓄(包括個人養老賬戶投資理財)。

許多父母或者祖父母投資基金是為了孩子將來上大學的費用做準備。對教育儲備而言,投資期限格外重要。如果你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儲備,那意味著有18年的投資期限。

應急儲備是為了滿足難以預料的緊急支出需求。許多投資者用貨幣市場基金來做應急儲備。單獨投資貨幣市場基金,或者同時投資於債券基金,都是短期投資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