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歲月滄桑天安門!天運人事盡其中(12)(3 / 3)

有了這些貯冰,宮內太監們就可以在三伏天把冰塊拿來放在室內各處,使室內氣溫頓時下降。乾隆時還製作出了景泰藍的“冰箱”。把冰塊放在箱內,再把水果、飲料等依次放入,不過多時,上好的冰鎮水果、冰鎮飲料就製成了。內務府的大臣們往往利用工作之便來沾皇帝的光。每年五月初一到七月二十,內務府高級官員每天都可以領到皇帝賞賜的冰票到冰庫裏領冰兩塊,拿回家裏享用。

喜愛照相成怪癖,不待出藥俯首拾

光緒十二年,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把自己請德國人來興克為他拍攝的相片呈送給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慈禧太後看了以後大開眼界,便躍躍欲試,想領略一下這新鮮玩藝兒的妙用。

慈禧為了照相,傳旨在樂壽堂前搭了席棚,以布影屏風為襯托,並按照殿內式樣布置豪華的陳設。當時在故宮雖然已經有了電燈,但還沒有使用為照相攝燈光設備。為了突出主體人物的立體形象,又不造成慈禧最為忌諱的陰陽臉,並提高成像清晰度,所以隻能利用室外的自然散射光。

慈禧太後在照相之前,首先要翻閱曆書,選定良辰吉日。在拍的時候,往往要連續拍幾張,以便挑選。往往是照片剛剛拍完,慈禧就催著衝洗放大。有時候照片泡在藥水裏還沒上光,她就要先睹為快。

慈禧太後的照片分為幾類。一類是把自己打扮成觀音菩薩。她身著團花紋旗裝或回形壽字袍,右手拿一串念珠或柳枝。李蓮英一般扮做善財童子或守護神韋馱,站在慈禧的右後方。

第二類是生活照。其中有與外國公使夫人的合影,反映了當時的外交等政治活動情況。慈禧太後的日常生活並不對外公開,所以這類照片不多。

慈禧太後還喜歡照禮儀照。相片上,慈禧太後坐在步輦上,太監宮婦們前呼後擁,氣勢極為顯赫。

慈禧太後最喜歡照的是特寫。照相時,慈禧太後的衣服、首飾換了一套又一套,表情或平靜或嚴肅,還有個別表情溫和的。

在所有的照片中,雖然慈禧的服飾總在變換,但有一副耳環卻在每張照片中都能看到。原來,慈禧剛進宮的時候,正值青春芳齡,豐姿綽約,加之她善解人意,含情脈脈,所以深得鹹豐帝歡心。鹹豐特地賜給她寶珠耳環一副,就是照片上見到的這副。因為這副寶珠耳環是她年輕時皇上所賜,所以成了她顯示自己的資本。因此她在耳朵上各紮兩個耳孔,其中一個專門佩戴這副上賜寶珠耳環。

在《瑣記清宮》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勳齡給慈禧照相,因為是太後,所以他在照相對光時也應該跪著。但跪著又夠不著相機。李蓮英就給他搬來一把凳子,讓他跪在凳子上照,最後慈禧總算開恩道:“就讓他照的時候免跪吧。”勳齡偏偏又是個近視眼,但在慈禧麵前戴眼鏡被認為大不敬。他隻好把這個問題告訴李蓮英,李蓮英又稟明慈禧。畢竟是慈禧照相心切,遂“特別”恩準勳齡戴著眼鏡對光!

嗜花如命老佛爺,一天又有多少事

皇宮深院以外的人,無不對紫禁城那扇朱紅色大門以內的生活感到無比的神秘。作為兩千年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權力頂峰上的人物,慈禧太後更是被人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那麼,讓我們截取一個普通一天的畫麵,來看看這位空前絕後的“老佛爺”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慈禧太後一般起床很早。大約在淩晨5時半就起身了,冬天也不會遲於6點。這是因為她很迷信,認為旭日東升時是一天中最吉利的時刻。

她身邊有八個女官,如果到了該起床的時候她還沒有醒來,就由一個值夜的女官輕輕喊她“老祖宗醒來……”如果女官疏忽忘了時間,慈禧起來後會大發雷霆,甚至會將女官重重治罪。

慈禧太後嗜花如命。寢宮裏放滿了鮮花。早上她睜開眼睛後,先要看幾眼鮮花,然後才由宮女輕輕扶她起來下床。此時,掛在窗口的一對鸚鵡,那是袁世凱進獻的,就會“老佛爺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地叫起來,這標誌著一天的生活拉開序幕了。

這時,等候在門外的女官、宮娥和太監們魚貫而入,向慈禧參拜請安。清宮裏規定:在太後麵前,未經賜坐,任何人不得入座,所以大家隻好侍立左右。

慈禧起床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化妝。一般這項工作要花兩小時,她駐顏有術,所以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了,但看起來卻像是50歲的人。她還經常對身邊的貼身女官說:“我不能讓奴才們看出我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