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這道聖旨沒有多少人相信了。
夜黑沉沉的,李自成一個人在皇城中作最後的告別巡視。他在這裏住了一個多月,太少了!本想一直住下去的,子子孫孫一直住下去,卻不想現在就要走了……這是大明的皇城,是朱家蓋的。朱明和他李自成有不共戴天的血仇!朱由檢挖了他的祖墳,他也掘了鳳陽朱家的皇陵老祖墳,並最終搗毀了朱明的社稷……這些宮殿真他媽的不該留,讓誰坐?是的,應該燒!對,掘陵焚宮,徹底滅掉大明……
北京市民們看見大火從皇城燃起,驚呼相告:“李自成燒皇宮了――”又紛紛掩門而躲。他們怕大順軍再有什麼怕人的舉動……
天安門城樓也在這片火光中遭到嚴重損壞。
甲申年四月三十日淩晨,李自成率領大隊軍馬出城。
時天色仍黑,城外有吳三桂人嚷馬嘶聲。
兵士們昨夜忙亂極了。收拾一個多月來搶來分來的各種財寶細軟,忙著和有情的女人道別,忙著殺掉自己來北京的新仇人,忙著再多拿一些東西。
出發時,每個人都背著沉甸甸的包袱。大將們更是車拉馬載,不堪重負。
這支大軍再也不是往昔贏如飄風的闖字大軍了。
大將左光稱與穀可成受命斷後。他們率領的1萬騎兵同樣也是散亂負重之騎。
身後火光遙遙。李自成從北京撤離了。
承天大運求天安,一門兩朝不同名
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後,關外的大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的清軍於順治元年五月二日進了北京城。明朝舊官員出城迎接,多爾袞走進朝陽門,再進天安門,入武英殿,處理政務。消息傳來,盛京城內上下無不歡欣鼓舞。
若按以往的慣例,留守的官兵百姓該準備迎接凱旋歸來的將士了,與將士同歸的將有大批被俘獲的牲畜、人口,被掠來的金銀、衣物,八旗各牛錄將有一番分配勝利果實的忙碌和親人團聚的歡樂。
然而這次不同,出征官兵不僅無人回來,聽說還在繼續西進南下追擊李自成,多鐸一支還打向了南京。也沒有派人送回大批的戰爭財物,聽說是采納了範文程、洪承疇等漢人的意見,嚴禁殺戮、搶掠。
六月中旬,輔國公吞齊喀、和托、固額真和洛會回到盛京,帶來了多爾袞給順治皇帝的奏書。
奏書上說:“臣仰仗上天保佑和皇上的洪福,已經拿下了燕京。臣再三考慮,燕京勢距形勝,是自古以來興盛的地方,明朝建都在這裏。如今上天將這塊寶地賜給了我們,皇上將首都遷到這裏,以定天下,就像坐在家裏就能使天下治理,四方來朝,無不通達。可以不辜負天下仰望之心,可以給四方帶來和平幸福。希望皇上能仔細考慮,采納我的意見。”
占領北京,是清太祖太宗的遺願,也是現在滿洲諸王及兩宮太後的理想,所以接到多爾袞的奏疏後,濟爾哈朗與太後們稍加議論,便決定遷都北京。
從六月中旬下令國人開始準備,決定八月十五日正式啟行。準備車、馬、帳篷、糧食、芻草,婦女們還要收拾些衣服及金銀細軟。當時遼沈地區莊稼長勢很好,望著豐收在即的田野和辛苦經營近20年的故土,一些人不免有安土重遷戀戀不舍之情。但一想到能去漢人住的、繁華富庶的燕京,又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順治皇帝福臨和兩宮皇眷們也是懷著這種既憂又喜的矛盾心情上路的。由於準備的還欠充分,大隊人馬的啟行是在八月二十日,比預定的晚了五天。
隊伍的順序是,順治帝的儀仗在最前列,然後是諸王貴族率八旗人等帶輜重器物繼之,最後是兩宮眷屬。濟爾哈朗的鑲藍旗親軍緊緊地護衛在太後們的身邊。
一路上是車轔轔、馬嘯嘯,絡繹道路,綿綿不斷。由於人馬眾多,又多輜重,行動十分緩慢。皇室和諸王貴族們還好,對一般八旗將士和百姓來說,長途跋涉,風餐露宿,十分艱苦。
據《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進京的路線和日程是:八月二十日出發,當日駐蹕舊邊內木橋地方。二十一日駐開城。二十二日到楊木石。二十三日停止張古台口。二十四日抵廣城。二十五日至蘇爾濟,察哈爾固倫公主及藩蒙古王公貝勒於此迎駕並貢獻駱馬。
第二天即二十六日,順治帝就地設宴款待蒙古王公貴族並分賜給他們綢緞、布匹、銀器、弓矢、鞍轡、佩刀等財物,盡歡而散。
初九日,入山海關,駐蹕西沙,鎮守山海關總兵官高第及永平道李丕著迎駕,順治賜宴。
初十日,駐蹕深河驛,順治再召見高第、李丕著,賜給二人玲瓏鞍馬各一匹,並發表了下麵的講話:“你們對所管轄下的地方兵民,應該愛護,讓他們安心生活。隨後我們大隊人馬就要搬移家口,接踵而至了,他們都各有章京統領。你們要曉諭商民,不要在城內交易,隻可在城外互市。如果有旗兵搶奪的,可立即拿送給管他們的章京,不要顧徇情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