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征為諫議大夫。魏征由於正直諍言,得罪了一些人,遭到許多非議,連李世民也派人責備他。魏征為此去叩見李世民說:“我希望陛下讓我做一個良臣,不要讓我做忠臣。”
李世民聽了感到困惑不解,趕緊問:“忠臣和良臣不是一樣嗎?”
“大不一樣”,魏征答道,“像古之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像龍逢、比幹,就是忠臣。良臣向來以國事為重,公而忘私,本身享有美名,君王獲得好的聲譽,子子孫孫傳下去,國運無窮。而忠臣則不然,唯唯諾諾,隻為個人打算,君主會因他得個昏庸惡名,甚至國亡家滅。這便是忠臣與良臣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