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運輸條件差,運力不足。鐵路運輸中,天水“瓶頸”突出。幹線飽和,寶蘭段鐵路運量超負25%。甘肅調往外省物質40%出不去。新疆瓜果每年隻能運出10萬噸,不足其總產量的1/10.
為了加快不發達地區的發展,改變投資環境,國家采取了一係列戰略措施。
其一,靠長江發展大西南,靠亞歐新大陸橋發展大西北和黃河上遊流域。長江水係江河多,動植物、礦產資源多。以長江水係溝通對外開放,是發展大西南的動脈。湛江、欽州大港的建立,增加了西南出海口,推動西南發展。亞歐新大陸橋連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心在新疆,將成為歐亞最具開發潛力的大工業基地。黃河上遊七八個大水電站,可搞國際共同開發。隴海高速公路在建設設計中,它將帶動沿線的發展。
其二,加強地區合作,東西聯手合作。1989年西南、西北不發達地區成立了“陝甘川寧毗鄰地區經聯會”,川、滇、黔、桂、藏五省七方經濟協作區建立10年,交易會、招商會,完成協作項目10125個,實施5481項,協作資金10.8億元,商貿物資協作金額232億元,新增稅利12億元。首屆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成交額17.57億元。在東西部合作中,新疆與山東、江蘇聯合,簽合同4000個,引進資金10億元,為新疆增稅2億元。蒙、寧、新、桂、藏幾個省區近幾年與東部簽合同1.9萬個,引進資金、物資金額達100多億元。東部重點幫助西部建立150個大中企業,將成為西部發展的新的骨幹力量。
其三,大力搞好沿邊開放。西南、西北邊境線漫長,周邊國家安定友好,邊貿潛力極大。西南5省區搞了10個邊貿開發區,40個邊境口岸,1993年進出口額達51.9億美元,相當可觀。
其四,國家加大對西部的投入。目前,幾十萬石油大軍在西北擺開大會戰的陣勢。為修建寶成、蘭新鐵路複線工程,國家投資可觀,僅後者就投資30億元。為修建貫通大西南中心地段的南昆鐵路,國家投入100億元。另外,國家還集中力量創辦了1000個東西合作項目示範單位,在西部地區推廣1000項省部級新科技成果,為中西部培訓10000名技術骨幹。
這些得力措施將日益收到顯著效益,“西部不發達地區急需資金而回收慢”帶來的發展遲緩問題正在解決。西部騰飛正是指日可待。
(劉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