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1 回 賢臣恤寡節婦請旌 總鎮知風強徒遁跡(1 / 2)

話說吳氏一頭向庭柱上撞去,施公一見知道不好;卻好吳氏的父母站在一旁,趕著搶上一步,將吳氏抱住,幸而未曾撞著。施公見有人將吳氏救下,心中好不讚歎,因問道:"爾是何人?"吳有德答道:"楊吳氏之父。"施公道:"你叫什麼名字?"吳有德道:"小人名喚有德。"施公道:"爾居然有一個節烈的女兒,可羨!可羨!本部堂就將你女兒交付與你,聽候本部堂發落。"吳有德才趕緊跪下,磕頭道謝畢,又站立一旁--去防女兒再要自盡。隻見施公向吳氏說道:"爾之節烈,本部堂已知道。現在爾之冤枉,也算判明,何必再尋自盡?原知婦人以殉節為重,但是你現有身孕,爾夫又無兄弟,可以接嗣大宗。難得爾尚有遺腹,將來生產下來,也可傳宗接代。況且爾平時又克盡婦道,侍奉翁姑,亦極孝順。爾若此時但以殉夫心重,將來爾之翁姑,又有何人侍奉呢?爾須明白這個道理,隻要善事翁姑,即是爾夫雖死,也要感激你代他克盡孝道。本部堂再代你請旨旌表,日後果係生下男孩,還可令他讀書,功名上進。爾有這許多大事,許多好處,在你一人身上,何必定要殉節呢?須遵本部堂的好話,不可再存妄想。"吳氏立在一旁,聽了這許多勸慰的話,也是感激不已。隻得謝道:"蒙大人恩典,小婦人焉敢不遵!夫死婦亡,理所應得。既承大人諄囑,小婦人當謹遵思命。以後自當格外善事翁姑,代亡夫克盡子職便了。"施公聞言,更加讚歎,因又向楊士興道:"你媳婦節烈可嘉,爾等當謹善視。不得因她係無夫之婦,又感於世俗之談,說她'命不好',了,將你子妨死等語。須知你媳婦如此孝順,如此節烈,在那世家之中,也就難得。而況出在爾等鄉村之中?本部堂尚且敬重爾媳,爾等倘敢故違,有什麼閑言閑語,本部堂一經訪出,即提從重嚴辦。"楊士興道:"小人斷不敢待媳婦不好,而況媳婦是我楊氏門中第一個賢孝節烈的人。小人等若薄待了媳婦,也對不起小人的兒子。當謹遵大人恩命。"王氏也說道:"小婦人當作兒子一樣看待,能於日後生個遺腹孫子下來,那就更感大人的大恩了。"施公見楊士興夫婦如此,心下十分喜悅。因又將楊懷仁喊到麵前,向楊懷仁喝道:"你現在可相信你侄孫非你侄孫媳謀害死的麼?"楊懷仁道:"小的此時相信了。"施公道:"若非本部堂給你侄孫媳判明,吳氏的一條命,豈不被你冤誣而死?本部堂本來要辦你一個誣告的罪名,姑念你尚無別項情事,從寬發落;著重責二十板,以懲將來好事生非。"楊懷仁聽說,更加嚇得膽戰心驚,哀求道:"小的知罪,惟求大人格外寬恩,以後再也不敢如此。"施公還是喝令要打。此時吳有德複跪下求道:"楊懷仁雖然誣告小人的女兒謀害,但彼時小人也不敢不信。現在既蒙大人判明,好在女兒並未謀害,還求大人格外寬恩。楊懷仁以後當不敢再如此藉端生事了。"施公見吳有德也代他苦苦哀求,方轉彎說道:"姑看你代他哀求,著令當堂具下切結,以後斷不藉端生事,始準從寬釋放。"楊懷仁在旁跪道:"小人具切結,以後再也不敢如此。"施公答應,當下楊懷仁具了切結。施公令:楊士興等退下,即日回家,好生寬待吳氏。施公也就退堂。阜寧縣跟隨進去。施公道:"可了結此案,你可回去。"次日即稟辭回署。這裏施公也就代吳氏請旌表。吳氏懷胎十月,居然生了一個遺腹兒子,後來撫養成人,還進了一個阜寧縣學的生員,這也算吳氏能盡節孝的報應,這也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