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中單說李公然,回自己房內,脫去箭袍,內著小袖拳衣,外罩湖色綢長衫,白襪雲鞋,拿柄折扇,改扮了文人模樣,腰內暗藏匕首。出公館,望著正北而行,一路留心細看,不覺來到靜海縣的南門。公然步進城門,隻聽得背後一人搶步向前,喊叫道:"富明,富明,你今天可上玄壇廟嗎?"公然回頭一看,卻是個木匠,見他背上背著斧頭、鋸子,肩上甩一個藍布褡鏈,向城門洞內,隨追隨喊。公然心內一動,隻見前麵這個人,也是手藝人打扮,穿著白布短衫,藍布的褲子,腳上尖頭薄底快鞋,年紀不上三十歲;生得獐頭鼠目,不象善良之輩。聽得背後有人喚叫他,便立住了腳,回轉臉來說道:"做什麼叫名叫姓的?大驚小怪!"那木匠已到他身旁,回答說:"你又不犯什麼王法,就怕人叫喊名姓嗎?"此人說:"不是這樣講,大街小巷,叫人聽了不雅相。你叫住我,有甚話說?我要緊去幹事呢。"木匠說:"我叫你不為別事,因為我們的東家,要做佛事。出月初二,是他老太太的十周年,要拜三天大悲懺。你若到玄壇廟去,對你母舅說一聲。他廟裏與我東家老賓主,也不用講價,叫他到出月初二,先到雙林巷,來東家家裏,把道場擺好,千萬不可失期。可巧遇見了你,央求你帶個信兒,就省我走一趟唐官屯了。"這人聽了,也沒等他說完,便把雙手亂搖,說道:"廟內和尚忙的了不得,連下一個月都定滿了佛事。你快到別處寺院去定罷!況且我今日也不到廟去。你若去時,也是白跑一趟。我還有要緊的事,過一日同你喝酒吧!"說畢揚長的去了。那木匠咕嚕了一回,也就回轉身來,出城而去。公然聽得清楚,暗想:前麵這個富明,準是吳成的木匠外甥。看他這個形象,這金釵一案,隻怕倒有七八分光景。想定主意:就跟這富明走去,看他幹些什麼,遠遠的一路跟下去了。好半歇,到一條巷內,見他到一座酒樓上去了,在沿街欄杆內坐下。李爺也走進去,靠裏麵坐下。酒店夥計過來,問過了酒菜,一一搬來。公然一麵吃酒,一麵留心瞧這富明。富明雖在那裏吃酒,不時把眼睛看著對門一家人家。不知為甚麼,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