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回 商家林費玉鳴冤 河間府施公接狀(2 / 3)

且說費玉躺在地上,爬不起來,待夠多時,才掙紮著起來,瞧了瞧他兒子躺在轎下,隻剩下腔子咧!腦袋在一旁捺著。他的妻馬氏,嚇了個魂不附體,迷迷糊糊如死人一般。費玉一見,哭得捶胸跺腳,死來活去。登時幾個跟人,同幾個驢夫,見盜寇去遠,這才從樹林內出來,會在一處。費玉一見,罵了幾句,無奈隻得將馬氏救醒,又把公子死屍並首級,包在一處,擱在馱子上,然後自己上了馱轎。囑咐驢夫趁天尚早,快些趕到河間府好鳴冤告狀。這且不表費玉趕路。

卻說施大人執事項馬,正往北走。忽然從北來了一群人馬,高大人轎子堪堪臨近,頭裏三對對於馬。對於馬剛過來,跟著就是兩匹頂馬,後麵跟隨人馬無數。但見居中一人,坐在馬上,不是王公宗親,定是貝子貝勒。這馬上的人,見施老爺這邊下轎,他那邊早也下馬咧。便打發人前來,問是:"施大人,倉廠總督奉旨欽差,由山東賑濟回京。"一來人的名兒,樹的影兒。聽見是施大人,素日早知難纏,不由打個冷戰。二來也合該犯事,冤家路窄。且說忠良見那人下馬,心中未免疑惑,登時兩下裏走到一處,忠良口稱:"奴才施不全,早知主子駕到,應當回避。"說著話才要請安,那個人伸手拉住賢臣,口說:"不敢不敢,大人太多禮了。"這幾句話,越發漏了空咧。賢臣複又上下打量了打量,口裏道:"可啊可啊,好說好說。"彼此哈了腰,賢臣就不是象從前禮貌咧!但見那人口尊:"施大人先請上轎,愚下何敢有僭?"老爺含糊答應說:"有罪有罪。"哈了哈腰先上轎咧。那人隨後也上馬。兩下裏跟人也俱都上馬,彼此分手。

施大人上轎才要登程,忽見前麵來了一人,飛馬而跑,到了轎前,棄鐙下馬,雙膝跪倒,口尊:"大人,冤枉!卑職費玉,係直隸雄縣人,現任南省廬州府同知。因丁母憂回籍,路過前麵密樹林,對麵遇著一乘馱轎,跟隨人馬,約有十數餘口,詎知盡是大盜強人,截住卑職,硬要買路錢。卑職作官,原來寒貧,並無金銀奉獻。他卻將小兒頭顱砍斷,摘下項圈,揚長而去。失盜是輕,人命唯重,可恨群盜並逸,偏成漏網之魚;獨憐小子何辜,竟作含冤之鬼。伏乞捕緝盜寇,得以伸冤雪恨,則卑職舉家感恩不盡矣!為此即懇青天老大人,恩準施行。"欽差大人聽見費玉一片言詞,不由滿麵生嗔,暗說:大清國竟有這樣不法之人,哪有坐著馱轎當響馬之理?怪不得見本院,一個個賊眉鼠眼,瞧著就不象外官行景,敢則是一群強盜假扮官人!開言便問:"費同知,你可曾記得麵目?"費玉回言:"卑職見了眾寇,早嚇軟癱咧!哪裏還記得?內中一人,長的身軀高大,臉上有一痣子,痣子上有一撮黑毛,別的也不記得什麼。"言罷叩頭。忠良說,"事已如此,不必著急。你先起去,本院準你的狀子就是咧!你且在河間府附近住下聽候。"費同知聽說,站在一旁伺候。忠良叫聲:"黃壯士。"天霸答應。賢臣說:"你即刻回走,順大路追趕那起盜寇來見本院。"天霸上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