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施公上了驛路,但見男男女女,扶老攜幼,四路奔走,如蜂似蟻。聽說那些人全是由山東出來逃難的,也有說是投親,也有說是訪友。又有那多嘴的說道:"你們這些逃走的,難道你們沒有耳風?現在老佛爺知道山東災旱甚重,特發帑米,欽派大員前來賑濟。你們就到那裏,誰能給你們蒸下包子煮下飯?不過也是忍饑受餓,乞著討飯。常言說:'在家千日好,出外刻刻難。'在本處喝碗水,尚不至作難;若到了他鄉外郡,隻怕一口水想喝熱的,都不現成。據我說,你們不如回去。帶著少女幼婦,離鄉背井,哪裏都是那等好人?倘遇著凶霸之徒,不講情理,看見你們饑餓,假意憐憫,生出主意。看見婦女麵貌生得稍有姿色,或用銀錢餌誘,或用強橫欺淩。一入了牢籠,隻得由他擺布。或是拐賣,或是強奸,許多的惡處,說不盡他們的陰謀。到那時雖然後悔,也就晚咧!現在聽說康熙老佛爺派的一位清官,欽賜國帑,救濟饑人。這位清官,乃是三甲蔭生出身,皇上都知道他剛直,不怕勢力,專除贓官滑吏,惡霸土豪。並不是那等'養漢老婆穿裙子--假裝正經人'那樣子行事。判斷公案,真是神欽鬼伏,才能更不用說。作順天府尹,作倉廠總督,專與國家去弊,行那利益之事。王公、侯伯、駙馬等,要叫他尋出過處,也是不肯饒恕。傲上憐下,朝野知名,真是一位有才學的清官!如今可就是差這位老爺前來放糧,他要一到,哪個官吏還敢通私作弊,坑害良民?一定能沾實惠。你們快趕回故土,等著去罷!"不言行人在途議論,且說賢臣聽罷行人私語,自己點頭暗想:"據這人說來,卻不枉我為民勞苦。可見善人說惡人不好,惡人也是說善人不好。張獻忠論古今人物,他說西楚霸王是天下第一。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出都門未經幾站,說得我便是好歹不一。但隻一件,那說不好的,本是惡霸強徒,我偏訪惡治他,豈肯還說我好的道理?這說我好的,一定他也是個好人,到底不埋沒了我為國為民之心,這就是了。"賢臣想著得意,心中一喜,精神陡長,三十裏路,不多一時,便到雄縣。那驢到關廂,驢夫接去。主仆進了飯店,吃茶洗臉畢,吃些東西,會了錢。小西扛起行李出鋪,越過關廂,進了雄縣。但見人煙稠密,街道上鋪戶甚多。主仆也無心觀看--隻因欽限要緊,賢臣也顧不得殘疾勞碌,饑餐渴飲,夜宿曉行,按站雇驢,盤桓前進。賢臣一邊走著,對小西說道:" 據我看沿路之上,聽來往行人話語之中,負屈含冤之民,到處不少。有心細訪嚴查,立刻審問,又恐違了欽限,餓壞許多災黎。我料施安此時已經過去,比咱多走著一程。如今咱們也隻得快走。倘遇說話有些隱情的,留心記著,候放糧完畢,再行判問公案。"小西聽罷,道:"但憑老爺尊意。"說著主仆不敢遲滯,真是往前一程一程的行走。一日由任邱縣一早起程,走不四十裏,到新中驛打尖。還是雇驢,又走三十裏,來至河間府。換了驢又走,三十裏至商家村,天色到黃昏之際。這日走了一百裏,方才歇在店內。不知又甚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