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厚此薄彼(3 / 3)

況且如此龐大的竹海自然不是一家一戶可以霸占的,大家守著這竹海,都想要從這上麵討飯吃,相互競爭,竹子自然不值錢。

而且竹節橫生,生長速度極快,竹海周圍的鄉民往往非但不能因此得利,反而深受其害。

當春風還沒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不隻要砍竹,還要掘根,以防竹林蔓延侵占本就不多的耕田。

至於砍下的竹子,除了少量用於製造各種器具之外,絕大部分都是用來當做薪柴焚燒。

這種狀態之下,想要賣錢?

嗬嗬……更何況胡家也有造紙作坊,所產的竹紙不僅產量少,而且質量極差,並不值錢。

是以最先的時候胡萊之所以與朱振合作,與其說是看上朱振“點石成金”的賺錢本事,還不如說是胡家想要抱住朱振這條大腿,希冀於朱振的崛起給胡家帶來好處。

反正胡家隻要胡大海在一天,就不可能做的太過分。

還不如直接一點,一頭倒向朱振,這樣日子過得更加舒服一些。

朱振見到胡萊不服,也不多言,微笑著繼續欣賞美景,琢磨著如何將這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轉變成實實在在的銅錢……輕舟悠然,順水而下,轉過幾道彎,前方赫然出現一處寬闊的河灣。

胡萊撐著竹篙,將烏篷輕舟撐到岸邊,早有仆役從岸邊山腳下的一排房舍中跑出來,將船頭的纜繩綁在岸邊的木樁上。

朱振當先跳下船頭,那仆役便彎腰施禮,恭聲道:“見過東翁。”

聽這稱呼,卻是自己家的仆役。

朱振“嗯”了一聲,問道:“情形如何,可還順利?”

那仆役便笑道:“東翁盡管放心,咱們在姑蘇城,已經造過竹紙,這一次也算是重操舊業,想來這竹紙,不比咱們金陵的差。

雖然伯爺一直說,這造紙隻是個添頭,送胡家一場富貴,但是咱們朱家人也要做的盡善盡美一些不是。

所以小的一直幫著改善配方,希望造出江南首屈一指的竹紙。”

朱振當初答應了胡家合作,便將軍山和應天各地的工匠調來此處一部分,開發新式的竹紙,以及準備製造酒精。

眼下酒精作坊還在建造之中,而這造紙作坊已經先一步造好了,可以交付了。

朱振撿起一根嫩竹子,笑著對胡萊:“竹子纖維堅韌,在晉代開始便有竹紙產出。

這種用嫩竹做原料製成的紙,曾是王羲之父子最喜愛的紙張,絕大多數真跡都是用這種竹紙書寫,“若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蓋東晉南渡後難得北紙,又右軍父子多在會稽故也。

其紙止高一尺許,而長尺有半,蓋晉人所用,大率如此。”

“根據本伯觀察,此地有非常豐富的竹林資源,竹麻肉厚,柔韌,滑澤;有充沛的山泉水源,清澈潔淨的山泉,是造紙的理想用水,所造出的紙張品質絕對差不了。”

仆役在一旁一臉崇拜的看著伯爺,心裏琢磨著,不愧是伯爺,頭一次來這竹海,便比大家夥留心觀察的這段時間都要清楚。

胡萊從後麵走過來,聞聽到朱振的話語,頓時吃了一驚:“當真造的出來?

質量如何?”

須知造紙之術雖然在東漢之時由蔡倫改進,但是曆經數朝,造紙雖然推廣了,但是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一直不高,而這竹紙,更是難中之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