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詢問:寶寶腹瀉時什麼樣的食物不可以吃。
(1)寶寶腹瀉時要禁食高脂肪膳食。脂肪不容易被消化,增加消化道負擔,而且脂肪潤腸的作用會使腹瀉加重。
(2)寶寶腹瀉時腸蠕動增強,腸內常有脹氣使腹瀉加劇,所以牛奶、甜食、豆類物質及豆製品等易導致脹氣的食物不宜食用。
(3)腹瀉病人腸道的腐敗作用很強,所以應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如雞蛋、奶類、肉類食物等。
(4)富含纖維素的水果會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加重腹瀉。因此,患病時應忌食此類水果和蔬菜,如菠蘿、西瓜、白菜、辣椒、韭菜、紅薯等。
(5)為了避免加重胃腸負擔,也應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8.寶寶腹瀉別亂用藥
在兒科常見到這樣的病例:孩子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大便稀薄,呈黃色或黃綠色,每天少則二三次,多則四五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孩子雖然腹瀉很長時間,但一直吃得很好,人也不見瘦下去。不過,父母還是難免為此焦慮不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病在醫學上稱為“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於6個月以內純母乳喂養的孩子,一般由孩子胃腸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引起。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治自愈,不必用藥。
生理性腹瀉的特點是:大便稀薄,每天4~6次,有奶塊或少量黏液,常在喂奶後立即排便,除腹瀉外沒有其他異常情況,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穩,體重按正常速度增加,無脫水表現,大便化驗無異常。
而病理性腹瀉由細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多伴有發熱現象,有些孩子會出現嘔吐,糞便有異常臭味,呈蛋花湯或豆腐渣樣,含有黏液或膿血,如不治療會持續加重。出現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
9.如何照料生理性腹瀉的寶寶
生理性腹瀉的寶寶比較常見,這裏提幾條建議。
(1)保證進食量。因為孩子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所以攝取量一定要大於消耗量,要讓寶寶吃飽。
(2)孩子最開始出現腹瀉不知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時,家長要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檢查。
(3)家長不要私自給孩子用藥。隨便用藥會破壞嬰兒胃腸道的內環境。
(4)如果大便次數突然增加,大便水分增多,有臭味,要及時尋找原因。
(5)家長要及時給孩子換尿布和清洗臀部,否則可能引起紅臀甚至局部感染。
10.如何預防幼兒腹瀉
腹瀉是寶寶的常見病、多發病。那麼究竟如何做才能預防呢?
(1)注意衛生:為防止寶寶發生腹瀉,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較早添加輔食的寶寶,應注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製作過程的清潔衛生,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喂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清除了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寶寶就能少得腹瀉病了。
(2)科學添加輔食:幼兒腹瀉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喂養不當所引起的。幼兒的胃腸道比較柔弱,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寶寶在添加輔食時都應慎重。注意:一要按時添加;二要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三要避免同時添加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喂養不當造成的腹瀉。
(3)生病時喂養要得當:幼兒消化道原本嬌嫩,患病(如發熱、呼吸道感染、食欲缺乏等)時消化功能會明顯降低,在喂食時應減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寶寶應給予容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膩之品。病情需要時還可用口服補液鹽配製成飲料,隨時口服,以避免患病時因喂養失誤發生腹瀉,加重病情。
(4)科學護理以防傳染:感染性腹瀉如大腸埃希菌、傷寒、副傷寒或輪狀病毒腹瀉的寶寶,除服用醫生給予的藥物外,家長要特別注意家庭中的消毒、隔離,以免傳給他人。消毒時可采用消毒劑擦拭桌麵、地麵並洗滌寶寶接觸過的用具、玩具等。
(5)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燙,告訴寶寶“病從口入”這樣一個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