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流水推篷坐,
翠色隨人欲上船。
〔出處〕清,紀昀《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四首·濃似春雲淡似煙》。
〔注釋〕①斜陽:夕陽。②推篷:推開船篷。③翠:青綠色。
〔今譯〕夕陽與江水似乎要推開船篷闖入艙內與人同坐窗下,山影和綠色也好像在緊緊地跟隨著遊人要跳上船來。
〔賞析〕《濃似春雲淡似煙》是一首寫景詩,是詩人所寫的組詩《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四首》中的第二首。詩中描寫了富春江由富陽到桐廬一帶兩岸朦朦朧朧一片翠綠的山水風貌,突出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這首詩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新巧而形象,並且突出了一個“翠”字,使景物充滿了生機。
這兩句詩通過行駛中的船和詩人自己的奇妙感受,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富春江一帶山水景物的壯美神奇。詩句中把斜陽流水、山影翠色都人格化了,它們或推篷而坐,或隨行上船,表現了詩人與江水融為一體,親密依偎,突出了景物的秀麗迷人,天下獨絕;同時,“推”、“坐”、“隨”、“上”等動詞的形象而準確的使用,給山水自然賦予了人性,並且代靜為動,遂使詩意韻味無窮。
〔原詩〕濃似春雲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作者〕紀昀(1724—1805),清代文學家、詩人。字曉嵐,一字春帆,自號石雲。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卒諡文達。他學問淵博,於書無所不通,曾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兼擅詩賦駢文,著有繼《聊齋誌異》後在當時文壇上影響很大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另有著作《紀文達公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