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出處〕元,盧摯《雙調·沉醉東風·重九》。

〔注釋〕①天長:晴朗的天空長遠遼闊,人的視線能看得很遠。②稀:稀疏,稀少。③瘦:這裏指月落時光線斜照,山影顯得狹長,呈現清瘦的樣子。

〔今譯〕天空晴朗高曠,南飛大雁的身影顯得寥落稀疏;月亮落入平川,遠處山巒的樣子變得清瘦狹長。

〔賞析〕《重九》是一首描寫重陽節自然風光的曲作。曲中描寫了重陽佳節時清冷的秋天景物,抒發了作者因景物而觸發的淡淡的愁情。這首曲不論是用詞鑄句,描寫景物,還是釀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頗具藝術功力。

這兩句曲詞從雁影和山容兩方麵描寫了重陽佳節時的自然風光,表現了秋天特有的高曠與寂寥。曲詞能夠抓住特征描寫景物,而且意境渾成,對仗工整,是曲中的寫景佳句。

〔原曲〕題紅葉清流禦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作者〕盧摯(1243?—1315?),元代詩人、散曲家。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縣)人,後世居河南。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工詩文,與劉因齊名,世稱“劉盧”。亦善散曲,風格嫵媚,與姚燧比肩、人稱“姚盧”。他與白樸、馬致遠、朱簾秀等均有交往。有著作《疏齋集》,已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