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不惜胭脂色,
獨立蒙蒙細雨中。
〔出處〕南宋,陳與義《春寒》。
〔注釋〕①惜:舍不得。②胭脂色:紅色。這裏指海棠花色如胭脂。③獨:獨自。④蒙蒙:形容雨點細小。
〔今譯〕庭院中的海棠不怕汙損胭脂般的鮮紅顏色,獨自傲然挺立在蒙蒙細雨之中。
〔賞析〕《春寒》是一首詠物抒情詩,是詩人於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正值南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客居巴陵(今湖南嶽陽)時寫的。詩中描寫了巴陵二月令人難耐而料峭的春寒和海棠獨立於蒙蒙細雨之中的情景,表現了詩人淒涼而悲苦的心境,讚美了海棠孤傲的品格和風流的雅致。這首詩意境優美,風神妙絕,體物寓興,言誌遣懷,別出新意,堪稱詠物詩的上乘之作。
這兩句詩描寫了海棠獨自挺立於細雨之中的情景,讚美了海棠的清高節操和敢於與春寒鬥傲的孤高絕俗的精神。詩句語言流暢,用詞精當,寫得既有風骨,又有雅致,是詩人詠海棠花的名句。
〔原詩〕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作者〕陳與義(1090—1139),南宋詩人。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舍甲科,任太學博士,南渡以後官至參知政事。他以詩著名,是南北宋之交的傑出詩人,江西詩派的領袖之一。他的詩憂國傷時,感情激越,語言簡潔,音節瀏亮,當時頗負盛名。亦工詞。有著作《簡齋集》、《無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