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出處〕北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注釋〕①知否:知道嗎?否,用在表示疑問的詞句裏,相當於“不”。②應:應該。③綠肥紅瘦:指綠葉茂密,紅花稀少。綠,指綠葉。紅,指紅花。
〔今譯〕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經過一夜的風雨,現在的海棠花不是依舊開著,應該是綠葉越發繁茂,紅花明顯稀少。
〔賞析〕《昨夜雨疏風驟》是一首詠物抒情詞,是詞人青年時期的作品。詞中通過對海棠“綠肥紅瘦”的描寫,抒發了詞人暮春時節愛花惜花的感傷情緒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這首詞運用女主人和卷簾人對話的形式,構思巧妙委婉,節奏明快活潑,內容曲折有致,語言清新優美,極富生活氣息,當時文人沒有不擊節稱賞的,並曾被南宋文學家陳鬱稱讚為“天下稱之”的佳作。
這三句詞描寫女主人對“卷簾人”漫不經心答話的反應,表達出了詞人憐惜花朵遭受風雨摧殘的無限淒惋的心情。詞句中以雖是料想卻十分肯定的詞語“應是”、運用“綠肥紅瘦”的擬人手法和使用“肥”與“瘦”等清新形象的詞語,準確地把春末夏初的雨後景色刻畫得生動傳神,而且情景交融,精練工巧,富於形象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一向為曆代的詞評家所稱頌。
〔原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